岳西黄尾:喜看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新变化

2020年11月10日15:3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我叫项发霞,家住岳西县黄尾镇黄龙村董畈组,是黄龙村一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已经工作几十年了。自从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实施以来,我深刻感受到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是村美人富精神好,群众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环境整治村容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以前由于缺少管理,党员干部的管护意识也不强,垃圾随处可见,乱堆乱放现象严重,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一派脏乱差景象。2015年以来,我们村先后被纳入县级、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这给整治沉疴、改善环境带来了契机。我们从“三大革命”“五清三改”入手,给村子来了一次大清洁。镇村两级主动作为,积极带头、动员群众拆除破旧旱厕、牛棚,制定管护措施。整修破损道路,清理乱堆乱放、影响交通的杂物,还安排环卫工每天清扫保洁保,配套进行了绿化、亮化。大清洁大整治后的黄龙村早已今非昔比,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产业发展村民富

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很关键。老百姓一直依靠茶叶等传统产业谋求发展,但成效并不明显,于是“村两委”一班人解放思想、转变思路,从产旅融合方向入手,通过打造一系列具有黄龙特点的独特景观,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协调共处的新路子。如今,我们成功打造了一批如黄龙公园、月亮岛、月亮女神等休闲旅游景点,加上黄龙谷自然风光优美景点较多,所以每逢节假日,黄龙村就成了“网红村”,来这里“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文化建设乡风好

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环境整洁“外在美”,更加需要文明尚德“内在美”。为了加强全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村里每半年召开一次道德评议会,每次评出的好人好事记入公德榜,并通过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扬,对评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定期举办“道德讲堂”“读书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传统文化、弘扬社会公德,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移风易俗制度化、常态化。乡风文明建设带动了村民精神面貌的巨大提升,家家保持庭院清洁,人人注重文明守礼,好媳妇好婆婆、新乡贤等好人好事让邻里称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这里蔚然成风,文明乡风正在黄龙的土地上发杨光大。

如今的黄龙村,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生活富裕,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整齐划一的花草树木,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处处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群众幸福指数与日俱增,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生机勃勃的美丽新黄龙正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项发霞 口述 王昕 整理)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