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税务:退役不褪色的“扶贫尖兵”

2020年07月30日10:03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战士的贴心‘大哥’”,这是12年前,武警战士眼中的指导员陈俊。“纳税人的贴心人”,这是3年前,纳税人、同事眼中的税干陈俊。“贴心的‘自家人’”,这是现如今,贫困群众眼中的扶贫专干陈俊。

“在部队时,军装穿在身上就有一种保家卫国的自豪感,而能够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同样也是为国家做贡献。”陈俊从“军人”到“税干”再到“扶贫专干”,变的是人生旅程的风景,不变的是为民初心。

2008年,33岁的陈俊脱下绿军装,成为一名税务人。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一次的陈俊,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税干,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工作者。2017年,他的身份再次发生了转变。

踏上“乡路 ”,“走”进百姓心

“王奶奶,现在这房子住的还舒服吗?这两天你的几个儿子可经常来看你啊?”

“来看来看哦,现在三个儿子对我好的很,多亏了小陈你的开导教育啊,我现在不仅住得舒服,心里也更舒坦啦。”

7月上旬,陈俊再次来到了石台县仙寓镇莲花村贫困户王桃香老人的家中,问询近期她的生活情况。2017年4月,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阶段,陈俊主动请缨,按照省委和单位对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的要求,先期到达石台县仙寓镇莲花村任扶贫专干。

今年90岁的王桃香老人,有三个儿子,2008年以前,一直居住着危房,虽然2万元危房改造经费已获上级政府批准,但是改造工程却迟迟不能动工。陈俊在一次上山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便把这件事挂在了心上。“后来经过多次调查了解,才知道由于建房宅基地的问题,老人的三个儿子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我就上门找到了三个儿子,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陈俊介绍,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个儿子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三个月后,老人顺利搬进了新房。

踏破“铁鞋”,遍寻“致富路”

像贴心帮助贫困户解决具体问题的事例还有很多,而如何让莲花村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也是三年来,陈俊一直所思考和着力破解的难题。

“莲花村素有‘万亩竹园、千层梯田、百条瀑布、十里徽道、一朵莲花’之称。然而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带队人,一度出现了万亩竹园烂山中无人问的难题。”陈俊说,刚到村中时,他就发现了莲花村存在的现实问题,后来,在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带领下,他们一起上山察看毛竹生长情况,一个组一个组地走访调研,一次次与鸿亮竹业技术员对接。

在近三个月时间的努力工作下,陈俊着手起草了一份9000亩毛竹“双生筷”初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几番上下,随着县里30万元扶贫资金和市税务局6万元帮扶资金的迅速到位,一座420平米的“双生筷”初加工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顺利对外承包承租。

“目前我们这个厂的效益还不错,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开工时间稍晚了一点。”该厂负责人陈东升介绍,仅去年3个月时间,产值就达到了120万元。目前毛竹加工厂雇了6名工人,其中2个是贫困户,陈英花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在厂里上班,日工资130块钱,丈夫在上海建筑工地打工,我俩一年能有6万块钱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了。”陈英花说。

“农户原竹收入100万元,同村四个毛竹砍伐队务工人员12人,每天收入也有260元左右。”莲花村党总支书记洪习珍介绍,由于村集体也参与入股毛竹加工厂,每年可获得3万元钱的收入,加上天方茶业的茶园管理费、光伏电站等各项收入,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近16万元。

三年来,陈俊的足迹遍步了全村10个村民组,433户村民的家庭情况,他如数家珍。121户危房改造、108户贫困户光伏发电站建设、500个产业到户项目及教育、健康医疗等一系列的帮扶举措,他一家一家地跑,一件一件地落实,全村131户贫困户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47%。

陈俊说,三年来,经过不断地深入了解,莲花村其实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下一步他们准备延伸毛竹加工业的产业链,提升毛竹的附加值,同时和村两委一起引导广大村民发展农家乐,真正将资源变成资产,让每一户村民百姓都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都要秉持为民初心,在平凡的岗位将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才能演绎自己不平凡的人生。”陈俊说。(江澜)

(责编:范晓琳、常国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