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爆破之前,心里那根弦紧绷着。爆破后,心里那根弦绷得更紧了,因为新情况来了。”7月20日16时,刚刚完成圩堤加固的滁州市全椒县荒草圩村党总支副书记汤家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奋战三天两夜,这个中年汉子面色疲惫,嗓音嘶哑,谈到圩堤,他立刻来了精神。
汤家才身后的圩堤叫新建圩,是村里的一个内河埂,倒流沟周长加在一起900米,看上去不太起眼。 “荒草圩泄洪后,这个内河埂就变成了滁河大堤,你现在看到圩埂里的水,就是从泄洪口冲进来的滁河水。 ”汤家才对记者说,圩堤水位比一旁稻田要高1.5米左右,如果破圩了,就要淹没2个村民组和2000多亩良田。这两天,村里上了2台挖掘机、80多人,大伙分上下半夜轮流值守。
位于苏皖两省交界的滁州,是长江下游防汛的重要节点。鉴于滁河干流汛情极为严峻,省防指决定于7月19日2时49分、3时27分启用荒草三圩、荒草二圩蓄洪区,顷刻,绿野变成汪洋。
看到几位村民从新建圩圩堤上撤了下来,记者走上前,和他们聊了起来。提起泄洪,54岁的张广山不禁哽咽:2015年,他们家在荒草圩泄洪区的鱼塘只有50亩,这几年,全家起早贪黑,把鱼塘发展到了240亩,大水一冲,全没了。哽咽两声后,老张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道:“和政府签了合同,损失这块,我们不担心。话说回来了,人啊,不能老是只顾着自家的事。泄洪,是为了更多地方更多人好。”51岁的屈长荣也在泄洪区承包了鱼塘,谈起损失,他平静地说:“在泄洪区从事养殖业,我们还是有思想准备的。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我们懂! ”
“张广山和屈长荣都是好样的! ”汤家才告诉记者,7月18日凌晨,雨越下越大,村里立刻组织村民巡堤抢险,张广山和屈长荣都被抽调到防汛一线。得知荒草圩要泄洪,他俩当天中午跑到泄洪区里,把紧要的东西搬了搬,当天晚上又在圩堤上忙活了。
村民常大妈的家,就住在荒草圩村村委会旁边。她家在圩里有2亩水稻田,现在都被淹了。望着不远处的大水,常大妈说,听村干部说如果不泄洪,下游的压力更大,搞不好会淹更多的地方。稻田收成事小,更多地方安全事大!
从小在荒草圩村长大的李先生,专程从和县赶了回来,想为家乡的防汛抗洪出一份力。李先生说:“我们下游是滁州市的南谯区、来安县,再往下是江苏省南京市的浦口区、六合区。荒草圩作出了牺牲,下游就相对安全了。我记得很清楚,荒草二圩和荒草三圩曾分别于1991年、2003年、2008年和2015年4次启用。 ”
“总得有地方作出牺牲,不然,这么多的洪水会造成更大损失。我们这里是国家规划的行蓄洪区,该用就得用。 ”汤家才对记者说,上下一条心,举国一盘棋,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李跃波 周连山 夏胜为 韩小乔 罗广心)
安徽省全力打好“两线作战”防汛救灾硬仗 长江干流全线超警,巢湖超历史最高水位,淮河王家坝出现汛情并逼近保证水位……7月17日晚到19日,我省遭遇持续强降雨,汛情十分严峻。面对强降雨与高水位,我省各地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立足于长江、淮河“两线作战”,全力开…【详细】
安徽14市80县399.2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152.7亿元 记者7月19日从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7月2日以来,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宣城、铜陵、池州、黄山、安庆、芜湖、马鞍山、滁州等14市80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截至7月19日17时统计,受灾人口399.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详细】
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同比增长9% 规模居中部第一 7月16日,合肥海关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外贸数据。截至6月底,全省共实现进出口额24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增速排名全国第四、保持领先,增幅较前5个月提升1.5个百分点,规模在中部、中西部和全国分别排名第1、第3和第12位。其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