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党建引领“三治融合”解码小区治理

2020年06月01日17:24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夯实党建、创新治理、安居乐业……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以党建引领,以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为目标,探索出一条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先锋五里墩正散发着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将基层组织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去年初,随着合肥市委“1+8”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五里墩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以项目为支撑,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探索“1+1+N”小区党支部建设,即社区党委牵头,社居委统筹,整合小区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居民党员等多方力量,按照相邻相近原则,根据小区党员数量和小区体量,重新整合划分了42个小区网格党支部。

党员网格长或者有威望、有能力、愿奉献的居民党员带头人任党支部书记,把热心居民党员选配为党小组长,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开展党员见面工程,通过问卷、访谈、入户调查等方式,“唤醒”各党支部缺少互动的“名单党员”,发挥他们的特长,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社区服务的各项活动中来。

此外,依托驻地单位行业特色,梳理出35项党建共建服务项目,辖区71家驻地单位分别认领党建共建项目,实现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治理模式。

自治为基,“为民做主”变成“由民做主”

“提着马扎进小巷,交谈中了解需求,笑声中化解矛盾。”朱寿林被居民亲切地称为“马扎书记”。当了6年团安村社区书记的他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13个老旧小区,居民人口4000多,中老年人居多,历史遗留问题多……为了把小区治理好,2015年他牵头开展“小巷党建”,带领社区两委走出办公室,走进街巷小区,来到单元楼下,组织网格长、居民代表、楼栋长、社区民警、“两委员一代表”召开“马扎会议”,坐在一起听民意解民忧,一时间“马扎书记进小巷”成为佳话。

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在五里墩街道,居民议事平台已成为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重要平台,现已实现所有住宅小区全覆盖。全街共成立各类议事委员会63个,议事会成员达到496人。

位于龙居社区锦龙居小区的“管家理事会”就是其中之一。该回迁小区已投用12年,配套设施老旧。疫情缓解后,很多居民提出安装单元入户门的请求。75个单元,每个入户门造价2400元,总价高达18万。经费从何而来?社区党委书记范敬业召集了“管家理事会”,多次商议确定了初步方案:集体资金出一点,居民个人付一点,困扰社区的“难事”变成了居民口中的“喜事”。

法治为本,让群众切实感受公平正义

71岁的陶文驹是五里墩街道原司法所所长,退休后来到警民联调室当起了调解员,这一干就是6年,6年来,警民联调室调解居民纠纷700多起,陶老也成为居民心目中的“亲人”。

近年来,街道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整合,以派出所为依托,打造了便民利民、低成本高效率的警民联调室,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在调解工作中的融合互补。

此外,街道还与安徽和源律师事务所“牵手”,打造了基层公益性法律服务平台“奚兵律师工作室”,这是合肥市首家以律师个人命名、扎根街道的公益性法律工作室。“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指挥协调和司法所的指导下,工作室主要承担化解矛盾纠纷、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咨询等职能。”五里墩司法所所长孙榕介绍,值班律师具有不同的专业领域,可以为居民提供各类法律帮助。

德治为先,“你来做”变成“我要做”

举办党员“政治生日会”、评选“十大社区领袖”、组建基层理论宣讲团……在五里墩,德治先行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2019年,五里墩街道在全市范围内率先举办党员“政治生日会”,累计参加党员900余人次,党员政治热情被极大激发。同年,街道评选出陶文驹、卫功兰等“十大社区领袖”,使其在社区矛盾调解、文艺宣传、环保治理等领域“有为有位”。组建蜀山区首个基层理论宣讲团——“先锋宣讲团”,57位宣讲员活跃在社区、小区内开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宣讲。今年5月,五里墩街道获评“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这也是蜀山区首个省级理论宣讲示范基地。

“德善种子结硕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街道党员交特殊党费、捐款捐物、主动到社区报到参与抗“疫”等暖心事件一件接着一件。街属各党组织积极引导社区领袖、先锋宣讲团成员、热心居民、小区物业等,成立巡逻队,参与人员摸排管控、开展防疫宣传、组织消毒消杀等,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随着一次次痛点和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一个个掷地有声的为民服务项目落地落实,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与日俱增,五里墩街道正逐步走出一条充分依靠群众,“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治理路子。(朱红英 徐冠男 朱琛琛)

(责编:金蕾欣、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