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立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土地流转,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进行“搭桥”,进一步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变“输血”为“造血”,引领贫困群众“抱团”增收。
初夏时节,柯坦镇城池村巴屯蔬菜专业合作社一派忙碌。眼下正是蔬菜上市的最好时机,当地群众分组围坐在一起进行新鲜毛豆的分拣。
柯坦镇城池村巴屯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秀华说:“每天批发四五千斤,收入七八千块钱,带动三四十户村民在我家常年务工,每人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
已脱贫户周会兰,丈夫早年去世,小女儿身患尿毒症,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她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并安排到村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务工,年均收入1万多元,家里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再加上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2017年周会兰顺利脱贫。“一天干八个小时,一天八十块钱,我家里以前困难,现在家里也富裕了。”周会兰如是说。
据介绍2018年,城池村充分依托安徽民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巴屯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亩打造扶贫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带动模式,积极吸收20多户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带动37户贫困户小额信贷入股分红5.7万元,户均增收1500多元。
城池村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农村优势资源,积极打造扶贫产业园,逐步形成了以大棚蔬菜、稻虾养殖产业新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同步完善贫困群众利益联接机制,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柯坦镇城池村党委书记樊中文说:“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方式,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在脱贫的基础上,巩固脱贫成果。”(钱明东)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