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充分发挥扶贫政策惠农效应,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产业促发展,切实提升发展水平,涌现出一大批自强自立奔小康的典型。
“虽说他是贫困户,年级也这么大了,但他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种了三亩多地,平时养点猪和鸡卖卖,社区也为他申请了特色种养,帮助他增加收入。”泾川镇幕桥社区扶贫干部刘田芳口中的他,就是现年67岁的社区贫困户柯丙华。
柯丙华的爱人和儿子都患有智力残疾,全家收入都靠柯丙华一人,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难,但他却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结合家庭实际,在镇、社区扶贫干部的支持帮助下,柯丙华承包了三亩土地种植绿色蔬菜,平日里也都会带上儿子一起劳作。
柯丙华一家身残志坚,靠着自己的勤劳种植季节性蔬菜,每年有近6000元的稳定收入。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他还打算发展生猪养殖项目。
和柯丙华一样,不等不靠,自强自立的还有该县云岭镇长园村的低保贫困户董爱玲。
今年37岁的董爱玲,幼时因脑膜炎影响患上了癫痫病。家里4口人,丈夫于2015年患脑瘤,做了手术,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丧失了劳动能力;婆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只能料理简单的家务;儿子正上小学五年级。
“孩子上小学,丈夫不能动,婆婆身体不好,每年还要花不少医药费,孩子上学用钱的地方也多,光靠政府的救济也不是办法。”在镇村扶贫干部的精准帮扶下,董爱玲大胆地做起了养蜂事业。
天道酬勤,风吹过金黄的油菜花海,蜜蜂忙碌地飞来飞去,收获的希望近在眼前。“今年的收入肯定不错。现在党的政策好,照顾了我们很多,但是我不能就这样等着、靠着国家给的钱过日子。因为我有责任,苦点累点不怕,就希望日子越过越好,孩子能健康成长,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董爱玲看着儿子满墙的奖状笑着说。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所在,产业扶贫贵在精准,重在落实。登高望远、乘势而上,泾县人民始终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大路上携手前行。(陈良 臧礼雯)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