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赤镇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无人机拍摄)。沈果 摄
人民网滁州5月10日电(高飞跃)“前段时间,从湖北回来的安徽战疫英雄们吃的小龙虾,就是从我们这稻虾共作示范田里捕捉的。”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徽全椒县百子银花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银花正忙着分拣小龙虾。
“7钱以上的能卖到20元1斤,小点的卖15元左右1斤。眼下正是小龙虾上市的旺季,我天天忙得团团转。”据张银花介绍,今年小龙虾虽然价格较往年偏低,但销量十分可观。
张银花和爱人早年在北京打拼,2013年,早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夫妻俩回到全椒,在十字镇百子村承包了580亩土地,尝试开展稻虾综合种养。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去年,张银花家的稻虾共作种养面积达1600余亩,产值近千万元。
近年来,全椒县大力推广实施稻虾共作模式,像张银花这样的稻虾共作大户在全椒逐个涌现。目前,全椒县稻虾共作种养面积近30万亩,带动557户贫困户增收致富。2019年,该县小龙虾养殖产量达2.16万吨、综合产值达10亿元。
“稻虾共作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龙虾生长的时空差异,在一片水田中进行绿色循环作业,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据全椒县主要负责人介绍,实施“稻虾连作”,亩均可产水稻500公斤、龙虾150公斤以上,综合效益可达传统水稻种植的5倍以上。
全椒县二郎口镇宝塔村农民在搬运初加工的小龙虾产品。沈果 摄.
稻虾共作给全椒人带来的不仅是可观的经济回报,还有“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
“虾稻共生,稻田只使用低毒、低残留的高效农药,甚至不使用农药。”据全椒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端军介绍,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虾共作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少50%、农药使用量减少70%以上,实现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协调绿色发展。
“围绕稻虾共作,全椒县还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如今,投资5亿元的稻虾共作产业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在虾稻精加工、小龙虾深加工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梁端军说。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