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赤镇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无人机拍摄)。沈果 摄
人民网滁州5月10日电(高飞跃)“前段时间,从湖北回来的安徽战疫英雄们吃的小龙虾,就是从我们这稻虾共作示范田里捕捉的。”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徽全椒县百子银花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银花正忙着分拣小龙虾。
“7钱以上的能卖到20元1斤,小点的卖15元左右1斤。眼下正是小龙虾上市的旺季,我天天忙得团团转。”据张银花介绍,今年小龙虾虽然价格较往年偏低,但销量十分可观。
张银花和爱人早年在北京打拼,2013年,早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夫妻俩回到全椒,在十字镇百子村承包了580亩土地,尝试开展稻虾综合种养。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去年,张银花家的稻虾共作种养面积达1600余亩,产值近千万元。
近年来,全椒县大力推广实施稻虾共作模式,像张银花这样的稻虾共作大户在全椒逐个涌现。目前,全椒县稻虾共作种养面积近30万亩,带动557户贫困户增收致富。2019年,该县小龙虾养殖产量达2.16万吨、综合产值达10亿元。
“稻虾共作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龙虾生长的时空差异,在一片水田中进行绿色循环作业,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据全椒县主要负责人介绍,实施“稻虾连作”,亩均可产水稻500公斤、龙虾150公斤以上,综合效益可达传统水稻种植的5倍以上。
全椒县二郎口镇宝塔村农民在搬运初加工的小龙虾产品。沈果 摄.
稻虾共作给全椒人带来的不仅是可观的经济回报,还有“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
“虾稻共生,稻田只使用低毒、低残留的高效农药,甚至不使用农药。”据全椒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端军介绍,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虾共作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少50%、农药使用量减少70%以上,实现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协调绿色发展。
“围绕稻虾共作,全椒县还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如今,投资5亿元的稻虾共作产业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在虾稻精加工、小龙虾深加工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梁端军说。
两部门: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制定并印发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方案》中特别指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详细】
多地教育部门紧急通知:上体育课不用戴口罩 多地紧急通知:上体育课不用戴口罩 专家称戴N95口罩运动会引起氧饱和度下降 近日,浙江、河南和湖南等地相继出现学生返校后在跑步中猝死的消息。据报道,学生发生意外时戴着口罩。多起事件发生后,包括厦门、海南和长沙在内的多地教育部门也陆续…【详细】
安庆11名干部任前公示(名单) 据安庆先锋网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现对以下拟任用人选进行公示: 金 虎,男,汉族,1968年1月生,安庆人,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