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柿树岗乡:小粑粑带动扶贫大产业

2020年05月09日11:41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笔者走进肥西县柿树岗乡新街社区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翠欲滴的蒿子,乡亲们正在采摘鲜蒿,一派繁忙的喜人景象。新街社区周桥新村村民张德普的妻子马兰芳患有肢体三级残疾,社区为马兰芳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又安排张德普在扶贫产业园打工,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让这户在2015年脱了贫。张德普告诉笔者:“有了扶贫产业园以后,家里生活条件渐渐好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新街社区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和脱贫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始终抓住产业扶贫不放松,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自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建成以来,已连续2年为社区41户贫困户进行了分红,每户每年平均分红在1000元左右,吸纳了7户脱贫户在产业园务工,平均每户可增收4000元,产业园有力带动社区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街社区脱贫户在蒿子粑粑生产车间制作蒿子粑粑

因地制宜 巧推产业组合

江淮分水岭的地理特点,新街社区的蒿子长势格外喜人。“新街社区选择以蒿子粑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8年新街社区通过申请扶贫资金80万元用于建设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2018年11月底产业园建成,已连续2年为社区的脱贫户进行了分红。这两天,赶着天气晴好,社区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及在家群众采摘第一批蒿子,预计可采摘鲜蒿500至600斤、制成干蒿50至60斤,可供制作约10万个蒿子粑粑。”社区书记周正东说到。

除了每年按扶贫资金入股比例分红外,产业园还吸纳了7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务工,季节性务工年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长期务工年收入可达6至7千元以上。扶贫产业园通过产业园务工、扶贫资金入股分红等途径,带动新街社区脱贫户每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利益联结 创新经营模式

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采取“社区党委+合作社+脱贫户”模式,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在2019年注册成立了肥西县唐新街供销合作社,吸纳了46户脱贫户成为社员。社区党委统一规划了发展区域,由脱贫户和非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逐步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提供种苗化肥、指导管理、回收销售,并聘请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脱贫户在合作社统一组织指导下种植蒿子。

在这里务工的社区脱贫户韩翠香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每年每户至少有1200元,我在这务工收入大致每年能收入5000元,这样每年我家都可以增收6千多元。”

为解决脱贫户发展产业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社区党委+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以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建设园区并统一经营管理,同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合作社、脱贫户签订入股分红和产业托管协议,在脱贫户、合作社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让产业快速发展,让脱贫户尽快脱贫。

多措并举 精准推进脱贫

选准产业是基础,带动增收是关键。在帮扶带动脱贫户增收上,新街社区探索形成了“一个基地、两种模式、三层保障、四个统一”的模式保障脱贫户根本利益。

“一个基地”:在合作社建一个300平方的技术交流平台和产品交易平台。以合作社为依托,为周边种植户和企业提供一个技术交流、产品交易的平台。结合社区范围内的老唐酱干、稻虾米等土特产和无公害绿色产品,逐步将新街社区的土特产、优质农产品推入市场,带动整个社区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两种模式”:脱贫户自愿加入合作社自己种植,合作社可以先期免费提供种苗、提供技术、签定保护价代销售;脱贫户可以带着土地参股合作社。“三层保障”:首先保障田地租金每亩500元;合作社每亩再加50-100元作为保障;合作社在盈利基础上再分红。“四个统一”:统一种苗、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统一品牌抱团发展。通过自身宣传和政府提供宣传平台,逐步将“蒿子粑粑”的品牌做大做强。(李涛 谢咏东 张静)

(责编:黄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