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让“扶贫套餐”更符合贫困户的“口味”

2020年04月20日16:2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池州4月20日电(周坤)“最近又领到了稻虾养殖基地务工的1000多元工资,干活更有劲了!” 安徽省池州市东流镇桥东村贫困户唐义文说。近日,在东流镇桥东村的龙虾养殖基地,虾苗正在紧张投放中,铁牛奔驰,人机欢畅,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今年71岁的唐义文身体不好,妻子因重度残疾去世,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他在村里稻虾养殖基地务工。“土地流转收入万把块,在基地务工6个月搞了一万三,在村里公益性岗位,每个月还有400块,还养了点鸡、种了点菜,五个项目收入,现在的生活够好啦!” 唐义文底气十足地伸出五个手指头。

帮助唐义文就业脱贫只是东至县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至县以产业脱贫为抓手,打出政策组合拳,使一户又一户贫困家庭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11341户28313人脱贫。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发动机”,是拔掉穷根、开掘富源和增强“造血功能”的关键。为此,东至县出台《2019年东至县精准扶贫到户帮扶项目实施办法》,22个贫困村共实施到村产业项目25个,建成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基地22个,带动3732户贫困户增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找准路子。”东至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叶发明介绍,通过政策推动、资金促动等方式,东至县“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多种产业扶贫合作“套餐”应运而生。

走进尧舜智能袜业公司生产车间,成群的女工正在紧张忙碌。“前几年婆婆得了癌症,治疗花费12万元,因病致贫,所以到尧舜智能袜业做工,来补贴家用。”汪秋风家住龙泉镇,因为工作勤奋,逐渐从一名小工走上了尧舜智能袜业公司包装车间主任位子,现在年收入6万多元。

尧舜智能袜业公司董事长高逢满告诉我们,像汪秋风这样的贫困户,公司有100多位,“公司有1200多人,正常上班,都能做到两到三千元一个月。表现突出的还会评为月度优秀员工、季度优秀员工,有的还能走上管理岗位。”

脱贫攻坚到最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决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叶发明说,脱贫攻坚已到攻坚拔寨关键期,下一步将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产业种类、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做文章,让“产业扶贫套餐”更符合贫困户的“口味”。 

(责编:刘颖、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