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疫与复工复产 努力促“两难”转变为“两全”

2020年03月24日15:0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面对突出其来的疫情,芜湖市交通运输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提升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局领导挂帅成立服务专班,一面毫不松懈抓细抓实全线疫情防控每个环节,一面积极为工程建设解决用工难的“痛点”、要素缺的“难点”、工期紧的“断点”,各项目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抢工期,保质量,努力将防疫与复工的“两难”转变为“两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科技创新助力“后来居上”

3月12日上午,八里湾大桥改建立交桥工程现场正在进行复工后浇筑的首片箱梁架设施工。这一天,距离该项目年后复工的日子还不到一个星期。

项目总工程师彭泽伟说,连日来,市交通运输局服务专班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召开复工复产专题调度会,为项目部出谋划策,就施工计划制定、疫情防控、征地拆迁、管线迁改、车辆运输、质量安全管控等存在的问题逐项协调调度,推动项目实施。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彭泽伟和同事们决定将“抢工期”的突破点放在创新施工组织上。

彭泽伟告诉记者,过去浇筑一片箱梁需要3天甚至4天时间,“从钢筋到模板、再到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都是一个环节结束后再开始下一个环节。”现在,他们将流水施工变为平行作业,“绑扎钢筋的同时就开始模板架拼”,通过减少环节间的间隔,加快箱梁预制施工进度。“这片箱梁的所有制作时间加起来也只要一天半时间,比过去节省了一倍的时间还要多!”项目部还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精准计算工期,修改施工计划,下一步开展桥梁下部结构、已完成下部结构桥跨箱梁架设、箱梁架设后的桥面混凝土现浇同步施工,多个作业面同时作业,确保全年施工总体目标不变,质量安全标准不降!

车程不到半小时外的S334峨山路东延伸新建工程荆山河大桥施工现场,吊装机、挖掘机、起重机等30多台工程机械正在各自点位上开足马力生产。荆山河大桥的11号墩柱的左幅墩身已经雏形初现。当晚,这里就要进行左幅墩身第二次浇筑。

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杜晓宏在现场告诉记者,荆山河中的桥下部结构施工是关键环节,必须要抢在当前枯水期完成。如今,通过钢板桩支护的施工工艺的投入,承台的平均施工周期由原来15天完成1个缩短现在平均8天,时间缩短了近一半。新工艺使用还减少了对河道原河床的扰动,既高效又环保。工期管理通过BIM建模模拟推演,更加精细科学,调整生产要素和工序计划,工序上实行“流水施工、交叉作业、平行管理”,保证各工序之间能够顺利衔接转换,确保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总工期。

生产要素保障“满血复活”

在八里湾大桥改建项目现场,火龙港人胡光保领着他的钢筋张拉小组已经干了一个多星期的活儿了。在荆山河大桥施工现场,像胡光保这样的本地工人更多。

受到疫情影响,年后很多外地员工难以及时到岗。人员缺口成了交通在建工程复工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市交通运输局成立服务专班,积极协调属地政府和人社部门,帮助项目招聘大量本地员工充实岗位。到3月初,荆山河大桥项目已经吸纳了近百名本地工人就业或为施工提供材料、物资保障。杜晓宏说,本地员工的加入就像是给项目提供了“造血”功能,现在这里共有230多人在现场施工,和年前相当。

和施工人员一样,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都是保障项目“满血复活”的重要基础。对交通项目普遍反映的车辆运输、砂石、混凝土生产材料供应,口罩、酒精等防控物资保障问题,交通部门主动出面与属地政府解决车辆运输问题,协调市经信局解决疫情防控物资保障问题,协调市住建局协调混凝土等材料供应问题,尽量降低疫情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疫情影响,该局会同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对各项目施工现场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都抓好”。

在交通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杜晓宏带领项目“科技创新攻关小组”评估疫情对荆山河大桥工期的影响,结合复工后物资保障、材料机械供应、人力保障以及运输能力实际,科学编制施工方案,调整施工步骤和各阶段计划进度,增加钢筋工、模板工等技术工种施工人员,充实一线施工力量,增加机械、设备,模板等生产要素投入,充分保障项目复工后“加速快跑”。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荆山河大桥项目已进入“大干快上”的新阶段,开启24小时施工模式,加快施工进度,抢回因疫情落下的宝贵时间,确保在5月初完成整个水下承台施工。

同时,建设单位市公路局也在交通局的领导下主动将服务送到施工一线,协调质量监督、业主、监理、施工、检测以及属地政府,解决项目申报的“堵点”,减少工程进场、旁站、报验、检测等各个管理环节审核报验时间,做到施工自检、监理抽检、三检抽检平行安排,力求做到同步作业,同步验收,为施工争取更多时间。

到记者发稿时,结合复工实际,我市在建交通项目工程成立了特殊路基处理、质量通病治理、BIM技术应用、桥梁顶推技术等科技攻关小组不断创新工艺、调整施工计划,全线管理、施工人员增加了接近一倍,一线施工人员达到556人,复工率达100%,一支支加速达产的劳动号子正响彻在江城大地!

“冬天失去的,要在春天夺回来!”这幅挂在八里湾大桥改建项目部的红色标语,正是此刻全市所有交通在建工程项目抓紧时间抢工期,咬定目标不放松的真实写照。(汪维明、杨友艺、王俊/文 陈剑/图)

(责编:吴西露、李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