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安徽战“疫”之二:

顶风冒雪守家园 勇战疫情保平安

汪瑞华

2020年03月19日09:44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庚子年正月,本是喜迎新年之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的祥和与安宁。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安徽数百万基层工作者,在疫情来临时,他们放下经久未见的孩子,放下需要照顾的年迈父母,甚至放下与亲人少有的团聚,毫不犹豫地重返岗位,投入到疫情阻击战。

疫情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李希蒙摄

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袁玲,身为金寨县大湾村的一名普通村医,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承担起村里18户武汉返乡人员的体温测量和科普防疫工作,一天上门两趟,光是挨家挨户地走个来回,都得花上6个小时。

千叮咛万叮嘱,告诉别人一定要“宅”在家里的她,自己微信运动上的步数,却频频刷新纪录,开启了“疯狂暴走模式”。

当疫情来临,当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基层工作者却冲在疫情防控的前线,他们的身影遍布在全省各个角落。

在宿州市泗县,身为大路口乡网周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陶意,在妻子因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准备手术时,毅然选择回到村里,“妻子的手术可以再缓缓,但防控工作一刻也耽搁不得!”

“罗书记,我们听懂了,现在就去采集居民健康信息。”2月21日,望江县凉泉集镇的6位联防长起了个大早,在村里参加完“联防长制”专题培训后,急忙赶着入户走访。

今年46岁的徐善宏就是众多联防长中的一员,当得知村里联防人手少、工作忙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疫情早一天过去,大家就少受一天罪,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这件事。”

基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整个防控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把基层村庄的管控措施落细落实,就能把疫情病毒的传染挡在门外。

“我说杨义芳啊,你就歇歇吧,我们去就行了。”“没事儿,这点伤拦不住我。”话音未落,春节无休的芜湖镜湖区行春村村委会委员杨义芳,又拎着厚厚一叠“倡议书”出了门。

巡逻喊话、值守劝散、代购代买、监测重点人员……连续十多天来,她和其他村干部一样,每天像陀螺一样忙得是脚不沾地。由于长时间加班加点腰伤复发,医生叮嘱、同事劝说,她都一一婉拒了,仅靠一贴膏药坚守一线。

这背后是基层工作者对严峻疫情的重视,对群众百姓的关爱,对自身职责的担当。

疫情期间,刘月香老人给社区送开水。陈开云摄

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能出一份力,很安心,这是为大家也是为自己。”

“这个时候,家门口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我们现在是‘单元长’,要把门看紧喽!”……

基层党员群众、社区工作者朴实的话语,透出的是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精神品质。从基层网格员到社区大妈,再到大批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社区群众的暖心和安心。

“全省志愿者到所在社区、村组报到,协助做好全省城乡村组、小区封闭管理志愿服务工作!”随着安徽省文明办一声令下,江淮大地,志愿者迅速集结,在2万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组织下,共有230万名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线,他们来到城乡社区、村头路口,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身穿红马甲,肩戴红袖章的广大基层志愿者冲在前、干在先,成了抗击疫情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他们其中,既有蚌埠市刘航发、刘金萍这样的“夫妻档”,也有怀宁县吴松潮、吴浩群这样的“父子兵”,还有当涂县姜友翔、姜友明这样的“兄弟连”……他们用实际行动踏实站好了“守护家园,防控疫情”的第一道岗,用爱心和奉献共同写就了疫情防控的“安徽故事”。

在省城合肥,首个1500户的大型小区岳西新村实行全封闭,居民在家隔离,然而“隔离不隔心”,西园街道成立“代购代办管家保姆式服务”党员志愿服务队,每个楼栋配备一名管家,全力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

眼下正值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可在滁州天长,一位60多岁社区大妈为防疫卡点送开水的举动,着实让人心生暖意。

从2月3日开始,刘月香老人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就在家里忙着烧水,水瓶装满后,自己蹬着三轮车为胭脂山、敬业和千秋等社区共40多个卡点送开水,一趟来回就是10多公里。

一壶开水,温暖的不仅是双手,更温暖着大家的心窝。

复工复产的“服务员”

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复工复产。政府在行动,实施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企业在行动,包机包车迎接务工人员返岗。广袤的江淮大地上,春耕备耕从南到北陆续展开。

“轮胎、灯光、油箱……一切正常!”41岁的客车司机皮曙光围着眼前的大巴车转了一圈,然后打开车门,跃身坐在了驾驶位上,“出发,接人复工喽!”虽然戴着口罩,还是能从老皮的话语里听出即将前往河南,接返岗务工人员复工的兴奋劲儿。

2月18日上午10点,芜湖市首辆农民工返岗专用车正式发车,前往河南南阳接24名汽车装配工人回芜湖返岗上班。

皮曙光是芜湖运泰涉外旅游运输有限公司的老员工。2月17日晚,已经在家停工20多天的他接到了公司任务,前往河南接企业工人。

24名工人、4小时消毒一次、单趟9个小时、经停3个服务区、明晚6点到达芜湖……出发之前,皮曙光牢牢记住了几个数字。对于有着16年驾龄的他而言,出车无数趟,唯这一趟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基础上,多了份使命感。“普通的我也可以是一名战‘疫’人!”皮曙光打趣道。

从芜湖到南阳,折返1300多公里。在老皮的车上,枕头、被褥、水壶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为了能够按时把返岗人员接回来,老皮在出发之前就做好了在车上过夜的准备。在他看来,复工人员着急,复工企业更着急,他这趟的任务就是按时按点把返岗务工人员接回芜湖。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刚刚过了疫情防控的吃劲期,购肥备种、进田下地也不能耽搁,得把耽误的农时追上来。

前阵子,每天一大早,宁国市港口镇西村村的王大庆就戴着口罩出了门。忙啥?原来,趁着春光,忙着给油菜施肥呢。在村口的一处油菜田里,64岁的王大庆背着喷肥机给油菜施肥,一桶50斤的肥料撒完,他的额头早已沁出了一层汗珠,“这天好,给油菜施施肥,为丰产打基础。”

疫情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当涂县文明办供图

各展所长的“战斗员”

战疫情、守防线。自疫情发生以来,不论是在城市社区,还是在乡村街道,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身影,一句句不厌其烦的叮咛,让居民百姓倍感温暖。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这场战役中的“冲锋队”,那么基层工作者就是这场阻击战后方防控疫情的“守门人”。

在六安,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陶周,不仅是奋战在“疫”线的交警,也是要照顾家庭的警嫂。腊月二十九,她和爱人就坚守在一线,家中的两个女儿只能托付给亲戚帮忙照看。早上7点半上岗,晚上6点钟下班,一天近10个小时路面执勤,是陶周连日来的工作日常。

当被问及疫情期间有什么话想对家人说时,还抱着保温盒吃饭的陶周轻声冒了句“就想早日恢复平静吧”,便转过身去,忍不住潸然泪下。

疫情来势汹汹,战“疫”场上,同样也留下了巢湖公安清晰的印迹。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民警孙秀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为确保自己能留在一线,他向领导隐瞒病情,趁着工作间隙,偷偷给自己打针吃药。被发现后,安排他离岗休息,“群众需要时,舍了命我也要冲上去。”孙秀强言语坚定。

一句句简洁明了的话语里,透露出的是不凡的担当。和他们一样,还有许许多多基层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有防疫宣传员、有后勤保障员,还有心理疏导员,他们在城乡社区值守、在交通路口驻守、在楼前门外把守,共同筑起一道人民防线。

基层工作者直接面向和服务群众,他们是乡镇干部、是一线交警、是街道城管,也是社区志愿者,他们戴着唯一的防护设备就是口罩,他们没有炫人的称号,也没有耀眼的光芒,有的只是质朴的言语和行动。他们用最土的农村大喇叭,以最接地气、最朴实直白的话语,传递出全民防疫的最强音;他们没有隔离服,照样迈着坚实的步伐,逐户排查、测量体温、场所消毒。

3月8日,经过40多天的连续奋战,安徽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清零”的目标令人振奋,这说明前一阶段各地基层防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正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让我们在抗击疫情时充满了底气和力量。

当前安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向所有在平凡岗位上守护家园的基层工作者,致敬!

相关新闻:

致敬安徽战“疫”之一:您身披白色战袍 冲在战“疫”最前沿

致敬安徽战“疫”之二:顶风冒雪守家园 勇战疫情保平安

致敬安徽战“疫”之三:大战践使命 大考证初心

(责编:马玲玲、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