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書同達”助企信用重塑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旦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失信”的標簽往往會帶來全方位的負面影響。
怎樣才能幫助企業及時“走出”失信名單?安徽省將幫扶融入執法過程,創新推出“三書同達”機制,即有關部門在依法送出《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同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合規建設提示書》。“點對點”送達,讓企業了解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路徑、信用修復條件及流程,推動企業及時高效地進行信用修復。同時,通過合規建設提示,引導企業主動建立合規管理制度,確保企業誠信合法經營。
為了確保“三書同達”制度落地落實,安徽省探索建立了事前發布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事中強化“說理性”執法、事后推行案后回訪等配套制度。安徽省發布《經營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南》地方標准,針對企業的不同類型違法行為和涉法風險,“量身定做”行政合規建議,為企業提供專業性指導,不僅讓企業知道自己為什麼違法,還要讓企業知道怎麼做才能合法,引導和幫助企業提前做好風險防范,避免違法行為再次發生。
安徽省還全面要求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按照“誰處罰、誰提醒”原則,通過集中宣講、實地走訪、電話短信提醒等多種方式,主動送“信用”進企業,幫助企業修復失信記錄。
“三書同達”,實現了對企業“行政處罰—合規建議—整改修復”的“全鏈條”閉環執法和管理,有力提升行政執法效能,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靠前服務,主動指導,安徽省推動行政監管由“以罰代管、重罰輕教”向“懲教結合”轉變。今年4月,銅陵市義安區法院依法裁定批准一家企業重整計劃。然而,案件審結后,該公司依舊面臨稅務“黑名單”、銀行賬戶久懸等問題,嚴重限制了企業正常經營。義安區法院了解情況后,主動延伸司法職能,向稅務、銀行等部門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明確該公司已完成合法重整,理應解除相關信用限制。
隨后,企業負責人持法律文書順利注銷久懸賬戶,並開設新基本戶,解決了資金收付難題﹔稅務部門移除“非正常戶”標識,恢復企業納稅信用與開票資格。企業經營狀況得到改善,恢復開票當月便實現銷售回款,資金流轉順暢,保障了原料採購與資金周轉。
目前,安徽省正在探索將信用監管有效融入行政執法全過程,開展“信用+執法”漸進式監管試點工作,編制《漸進式監管觸發清單》,按照工作流程圖開展漸進式監管。
對於有意願進行信用修復的企業,安徽省不斷優化修復指導工作。通過“主動提醒、雙人審核、協同修復、特事特辦”等服務創新,為企業提供電話咨詢和現場咨詢。主動將受理、審核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修復初審每天清零。安排專人受理,組織開展上門指導服務,進行主動溝通、條件確認,推送信用修復文書范本,協助企業完善信用修復所需材料,辦理修復手續,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政策指導、全方位貼心服務,努力形成“以監管促服務、以服務強監管”的良好局面。(記者 彭園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