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旌德:引種山桐子 致富有路子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張俊
2025年08月30日10:2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俯瞰旌德縣山桐子育苗基地。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俯瞰旌德縣山桐子育苗基地。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入秋,走進位於安徽宣城市旌德縣三溪鎮雙河村的一號育苗基地,綠葉茵茵,生機勃勃。

正茁壯生長的綠葉植物,就是2020年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納入普通食品管理的山桐子。其葉狀似桑,根系發達,因果實為紅色串狀漿果,又名油葡萄。

半年前,對於雙河村黨總支書記李險峰來說,山桐子是個新鮮事物。他直言:“過去聽都沒聽過,起初開始流轉土地准備種的時候,村民們心裡直犯嘀咕。”

育苗基地的山桐子,10月份即可移栽林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育苗基地的山桐子,10月份即可移栽林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好在網上搜了些資料,一查才知道是個好東西!”話鋒一轉,李險峰眼裡的山桐子搖身一變成了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山桐子不僅適應性強、速生高產,而且出油率高,3年能挂果,5年能豐產,盛產期畝產鮮果最高可達5000斤。”旌德大有金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劃發展部負責人王夢飛接過話茬,“按照10%的鮮果轉化率,一畝山桐子能出500斤食用油,品質與橄欖油相當。”

山桐子樹苗。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山桐子樹苗。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此外,山桐子還可提煉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制造生物柴油、生產有機肥料與飼料、加工健康系列產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旌德大有金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還不足一年,是旌德縣招商引資的新企業。該公司以山桐子產業為載體,集良種繁育、種植、加工以及技術研究為一體,旨在通過“國儲林+山桐子”“經濟林+山桐子”等模式,在旌德縣實現“一二三產融合”。

山桐子食用油。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山桐子食用油。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今年5月,在育苗中心大棚“住”滿45天的山桐子苗,移栽至基地。眼下,正是山桐子發力長個的時候。

因為持續高溫,技術員周雲祥幾乎天天都要來基地轉上一圈。

“周老師,又來基地看你的寶貝山桐子了!”頂著烈日,李險峰看到周雲祥,熱情地打著招呼。

周雲祥是旌德大有金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員,之前一直帶著團隊在貴州種植山桐子,至今說起來,他和山桐子算是老朋友,打了10多年交道。

技術員周雲祥在山桐子育苗基地查看苗情。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技術員周雲祥在山桐子育苗基地查看苗情。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山桐子不比其他木本油料植物,雖然適合秦嶺淮河以南一帶種植,但也有講究。”周雲祥說,“喜水又怕水,不能澇也不能旱,這些日子氣溫高,是‘煉苗’的關鍵期,馬虎不得。”

“那和貴州比起來,安徽種山桐子有什麼不同之處?”

聽完記者拋出的問題,周雲祥俯下身來,耐心解釋道:“貴州氣候濕潤,病虫管理要加強﹔安徽氣溫偏高,育苗可以適當粗放一些。總體來說,各有所長。”

“今年已培育了800萬株山桐子苗,全部移栽至育苗基地。”周雲祥憧憬道,“10月份就可以移栽到林場,截至目前,旌德縣已經落地山桐子種植基地600多畝。”

好產業,還要有好收入。

對於李險峰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帶動就業。從育苗到種植、從管護到採摘、從加工到銷售,全產業鏈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能夠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雖然今年是頭年育苗,但豐收場景在李險峰的腦海裡已經有了畫面:“等到挂果的時候,樹上紅彤彤的一串一串,肯定特別壯觀,紅果滿枝,想想都喜慶哩!”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