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 安徽淮南堅持做這一件事

如何推動老工業城市重振雄風?2021年,安徽淮南開始舉辦轉型發展大會,到今年3月30日的第三屆大會,連續三屆始終聚焦同一主題,即“一體化·高質量”。
第三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現場。淮南市委宣傳部供圖
淮南,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和6大煤電基地之一,建市以來,一直為安徽、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發展輸送著淮南資源、貢獻著淮南力量,如今正全面推進城市轉型。
一體化、高質量,在區域內找准優勢是關鍵。
安徽芯視佳半導體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工作人員在演示頭顯。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現在的手機、電視等還是二維顯示,如何實現三維顯示?未來,頭顯是一個重要選擇。”3月29日上午,淮南高新區,安徽芯視佳半導體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董事長曹緒文介紹著一款新型頭顯(頭戴式顯示設備)。
該公司於2022年7月在淮南成立,是一家創新型科技企業,與合肥等地企業都有合作,其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是頭顯中的柔性OLED和硅基OLED微顯示器。
安徽芯視佳半導體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車間正在生產。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發展新型顯示產業,淮南高新區的做法,是與合蕪蚌滁等地產業實現配套發展、錯位發展。目前,園區周邊已聚集了一批新型顯示及產業鏈龍頭企業。
思路一變天地寬。
打造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推動“風光火儲氫”一體化發展,主攻“七大”新興產業,2023年,淮南制造業投資增長72.3%、居全省第1位,工業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11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3位。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如何讓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淮南市對標先進,全力營造好口碑。
“30天完成談判簽約,100天實現投產。那個著名的‘淮南速度’,說的就是我們。”3月29日下午,在淮南市鳳台縣,中環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組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程浩說。
中環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組件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生產。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2022年7月18日,程浩所在項目正式簽約,同年12月2日,一期2GW光伏組件生產線投產。此后僅用6個月時間,2023年5月29日,二期6GW n-TOPCon電池項目也順利投產。
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淮南30位市領導包保聯系106戶重點制造業企業,“企業家周末下午茶”敘鄉情、共發展,“千名干部入企服務”收集解決問題訴求,用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推動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向好、不斷優化。
2023年,淮南新增“四上”企業250家,新增經營主體突破5萬戶,規上工業企業達到908戶,首次突破900戶大關。
共促一體化,發展“一家親”。
淮南是上海市閔行區的結對合作幫扶地區,2021年12月18日,在首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上,兩地就簽署了閔行·淮南科創產業園戰略合作協議。2023年2月18日,在第二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上,閔行·淮南科創產業園正式揭牌。
如今,淮南、閔行合作幫扶“熱度”不斷升溫,在園區共建、聯合招商、民生服務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果。
合肥、淮南地域相接、人緣相親、經濟相融、文化相通,多年來,雙方攜手推動合淮同城化高質量發展,在園區共建、產業互融、民生共享、交通互聯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其中,雙方共建的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合淮合作區,聚集了大眾安徽和蔚來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未來將引入更多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雙方共建的壽蜀現代產業園,2023年,規上工業產值完成46.1億元,增長17%。
以會為媒、乘風造勢,連續三屆轉型發展大會,已成為淮南同各界共敘友誼、共商合作、共謀發展的重要平台,一批批優質項目簽約落地,一批批高端人才扎根於此,也為淮南加快轉型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和強大動力。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3月30日,在第三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上,淮南市委書記任澤鋒用《淮南子》中的這句話,表達對與會嘉賓的謝意,以及對淮南未來轉型發展的堅定信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