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徽界首探訪舊電池循環利用——
年產99萬噸再生鉛從何而來(深閱讀·實施全面節約戰略)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4日 第 04 版)
界首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
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電池裝配車間內,工人正在檢驗極耳。
以上圖片均為界首市委宣傳部提供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近年來,安徽界首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不斷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鋪開廢舊電池的收集輸送網,推動再生鉛產業規模化經營、智能化生產,搭建完整產業鏈,努力推動再生資源規范化、規模化、清潔化利用。
作為資源需求大國,我國加快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努力用最少的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首批選擇7家區域性資源循環利用園區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安徽界首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鉛產量為756.4萬噸。如今,缺少自然稟賦的界首,每年卻有99萬噸再生鉛產出。這一體量,約為我國鉛年產量的13%。
年產99萬噸再生鉛從何而來?近日,記者走進界首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追蹤舊電池的新生歷程。
一張回收網絡
每年輸送135萬噸廢舊鉛蓄電池
早上7點剛過,一輛裝有廢舊鉛蓄電池的貨車駛入江蘇南京高淳區的一個廢舊電池回收站。這個站點,正是界首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中再生鉛生產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商之一。
整車過磅后,工作人員駕駛叉車卸貨,拿出托盤擺放電池。很快,電池分選完成,站點數據庫中添了一筆“2.8噸廢舊鉛蓄電池”的回收記錄。
據介紹,這個站點一年能回收廢舊鉛蓄電池七八千噸,主要依靠兩種途徑:70%左右由回收人員從街邊電瓶車修理鋪收集而來,其他則是企業客戶更換下來的廢舊電池,也由工作人員上門集中回收。
一塊塊廢舊鉛蓄電池匯聚在站點后,再搭載危險廢物運輸車,跨越省界,運往400多公裡外的界首。“辦好轉移手續,湊夠30噸就發車,當天下午發車第二天就到,一年我們公司能轉運15萬噸。”江蘇嘉匯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兆貴說。
自從集中打造再生鉛循環利用產業以來,在界首,以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為中心,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圈已輻射周邊半徑約500公裡,回收網絡涉及50多個城市,聯結起約10萬個基層站點。大批從業人員成長為職業經紀人,有的還組建專業回收公司,廢舊鉛蓄電池回收的可靠性與穩定性不斷提升。僅在界首市,就有上萬人從事廢舊電池收購、運輸工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原料,成為界首挖“礦”的第一環節。
安徽快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勝利便是其中一員,他所在公司每天有20多輛回收車穿行在界首的大街小巷,將回收來的廢舊電池運到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
掏出手機,打開軟件“快點動力”,查看不同類型廢舊電池的回收報價﹔選好款式,約好時間,很快就有專人上門。“在界首,許多4S店的舊電池積攢到一定量后,便會線上下單,請我們集中收儲運送。”王勝利說。
從電瓶車修理鋪到汽車4S店,從線下收購到線上下單,從界首到周邊城市,一張廢舊電池回收網從田營鋪開,不斷延展,每年將135萬噸廢舊鉛蓄電池收集輸送到界首“回爐再造”,變為再生資源,再度投入生產。
一個智慧園區
每年可節約鉛礦石660多萬噸
界首制鉛,由來已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人走街串巷,拉著板車回收廢舊電池,自己拆解,弄個小鍋,把鉛熬化,再賣給窯商做紅盆。那時都是小作坊,制的是粗鉛,回收效率低,污染環境,還不安全。
2005年,界首市政府設立專區對再生鉛行業進行扶持和管理,13家規模小、競爭弱的再生鉛企業被整合成2家集團公司。規模化經營、集團化運作、園區化管理,廢舊電池處理走向規范化,使再生鉛產業向“綠”而行。
來到安徽華鉑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電池中轉區,隻見廢舊電池傾瀉而下,機械抓斗抓取上料,不一會兒,經自動拆解線處理,外殼拆除、破碎分離,電池被拆分為塑料、鉛膏與鉛柵等部分。
“平均每天有約100輛裝載廢舊鉛蓄電池的車進入公司廠房。”安徽華鉑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武鈞介紹,廢舊電池經過拆解、分揀、冶煉、電解等工序后,會生成嶄新的電池原材料。“如今,華鉑工廠鉛蓄電池主材料鉛的綜合回收率在99.3%以上,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9%。”王武鈞說。
華鉑科技熔煉車間的中控室裡,車間高級生管工程師田領端坐在電腦前,觀察設備運轉。“智能化改造后,熔煉環節實現了全流程信息化,原料供應、天然氣、還原煤等生產要素能精准調整,還能根據指標變化自動調整參數。”田領指著面前的智能系統與26塊顯示大屏介紹。
節能減排、科學治污,園區和企業有新招。園區建有2座污水處理廠和萬畝防護林帶,對企業進行日常監測管控,構建起水、氣、渣“三廢”的嚴格控制處理規范。企業也做了不少探索,自主研發“雙富氧側吹熔池熔煉爐”系統,大大降低噸粗鉛綜合能耗。
現在,界首市每年設立5億元的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對企業技術革新、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投資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將企業現場管理、清潔生產納入綜合考評。
近年來,通過智能化改造,界首市再生鉛單位能耗由噸鉛380千克標准煤降到87.5千克標准煤。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通過再生鉛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鉛礦石660多萬噸、標准煤11.96萬噸,減少廢水排放量439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81萬噸。
推進廢舊資源循環利用也給當地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好處。“循環經濟產業對全市工業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一半來源於再生鉛。”界首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條產業鏈條
一年能產出約1億隻蓄電池
一輛裝載鉛錠的貨車從華鉑科技廠房駛出,3分鐘就到了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在這裡,再生鉛將被加工為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重獲新生。
對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凌俊來說,公司選址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瞄准的正是完善的供應鏈。在園區內,天能公司既可以獲得再生鉛,也能購到硫酸、塑殼等原材料。“這裡原料充足,且相較鉛錠來說,再生鉛價格也更便宜。”史凌俊說。
據介紹,僅天能公司便可直接消耗園區內產出的40%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產物,大大節省了園區內企業的物流成本。
進來一塊舊電池,出去一塊新電池,在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已成現實。30多家再生鉛相關企業齊聚園區,形成一條廢舊鉛蓄電池回收、處理、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利用回收的廢舊鉛蓄電池,園區裡一年能產出約1億隻蓄電池。
與鉛蓄電池相比,鋰電池具有體積小、壽命長、更環保等優勢,隨著時代發展,鋰電池回收利用需求越來越大。作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又有了新計劃。
走進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綠色回收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已經投入生產,可處理廢舊鋰電池及廢料,並實現銅、鋁、石墨粉等綜合回收。
“但鋰電池結構更為復雜,破碎分選難度更大。比如銅箔,厚度隻有十幾微米,傳統的鉛分選方法難以將其剝離。”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華勇介紹。
公司出題,高校解題。針對“車用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系統開發項目”,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永明揭榜。師生在企業實驗室裡現場檢測,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開展研究,通過改進工藝流程,將鋰的回收率從80%提升至92%以上。
眼下,解決金屬分選難題和回收鋰依然是技術攻關重點,園區內企業仍在新領域中繼續探索。落實獎補政策、加大科研投入、激發產業活力……界首也正在為當地循環產業有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撐。
“變廢為寶”,不隻在界首。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統計,2023年,我國廢鋼鐵、廢塑料、廢紙等10類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超過3.9億噸,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材料來源。
近年來,我國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統籌推進廢舊資源循環利用,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不斷提升。我國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