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和美鄉村埇橋行①|油坊村:拾起“老古董” “榨”出致富路

陶偉
2024年03月26日10:3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拾起“老古董”,打開致富路。一個偏遠鄉村,何以能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將村集體收入由2021年的10.6萬元增至2023年的176余萬元?日前,人民網安徽頻道走進宿州市埇橋區時村鎮油坊村,“解鎖”這裡和美鄉村的“發展密碼”。

油坊村地處埇橋區東北,距市區1個多小時車程。相傳,清末,這裡的一位張姓大戶人家引進了兩台土制榨油機,加工豆油等,油坊村因此得名。只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古油坊停止生產,榨油機不再運轉,農業種植與外出務工成了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村集體的收入也隻能靠出租村裡一所停辦學校的場地。

改變源於2021年。當年,村兩委班子換新,油坊村也迎來了一位致富帶頭人,44歲的夏浩杰當選村黨總支書記。此前,他已在城裡打拼了13年,事業有成。“個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回憶當初的選擇,夏浩杰這樣解釋。

致富不能靠苦干,得有新思路。在外十多年經商的經歷,給了夏浩杰靈感。“之前我去池州石台,看到那裡依然在延續傳統木榨工藝,就聯想到我們油坊村的木榨油坊,覺得這是一個好路子。”

油坊村傳統木榨油坊。油坊村供圖

油坊村傳統木榨油坊。油坊村供圖

走進油坊村一座紅磚瓦房,木榨的油香頓時扑面而來。“2022年,我們村從池州請人,重新安裝好木榨機,還培訓了四名榨油工匠。”3月20日,油坊村村委委員王浩朋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他們選用的是當地黃菜籽,3斤菜籽才能出一斤油,雖然價格比市場上普通菜籽油貴了將近一倍,但剛投放到市場就供不應求。

榨油“榨”出致富新門路。夏浩杰帶領村兩委班子決定擴大生產。靠著鎮上的振興資金,油坊村改造廢舊校舍,建起標准化廠房,成立了安徽昌隆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新建了油坊、石磨面粉廠、饅頭工廠等產業設施,形成了集油品加工、面粉加工、饅頭生產以及糧食收儲、烘干、農業社會化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

“我們的面粉廠採用的是石磨低溫低速研磨技術,在保証小麥微量元素和營養價值不丟失的同時,也留住了天然麥香味。”夏浩杰介紹,有了面粉,他們又開發出柴火灶饅頭和石磨面粉等特色產品。“去年在安徽省供銷大集上,我們帶去了2萬個柴火灶饅頭,半天就賣完了。”

二產帶動一產,從油菜籽到土榨油,再到成品油﹔從小麥到石磨面粉,再到柴火灶饅頭,油坊村打通農業向工業的產業鏈,也解鎖了一條富村之路。

“有了村辦企業,我們村集體收入增加很快,2021年還是10.6萬元,2022年就增加至60多萬元,去年達到171萬多元。兩年增加了16倍。”夏浩杰表示,不隻增加村集體收入,村辦企業還帶動了村民致富。“廠裡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僅工資收入平均每人每月就能多三四千元。”另外,村集體還給全村1200多戶村民分紅。

“從沒想到村集體還能給俺分紅,村兩委班子帶了好頭。”油坊村一位村民笑言,看到村裡的新變化,他們致富的信心也更足。

油坊村產的石磨面粉。人民網 陶偉攝

油坊村產的石磨面粉。人民網 陶偉攝

“今年,我們鎮在油坊村啟動和美鄉村建設,首批拆遷3個自然庄,重新規劃了130畝宅基地,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打造中心村,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時村鎮的桂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后,鎮裡將統一規劃,幫助油坊村打造“十裡桃花”和“油菜花海”旅游項目,創建網紅打卡景點。同時,進一步發揮合作社發展優勢,將農戶的閑置土地集中流轉、整合、統一管理,由合作社進行規模經營。

走深走實三產融合路,油坊村的和美鄉村畫卷也將繪得更美,更長。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