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東華科技:讓每一滴水迸發最大潛能

2024年03月13日11:4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2月26日,安徽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合肥召開。會議表彰了2022年度為安徽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組織。中國化學所屬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科技”)研發的“煤化工廢水零排放及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東華科技深耕環保技術和環境工程業務,堅持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的信心與行動,也凝聚著東華人在工業廢水處理之路中的孜孜不倦與銳意進取。

工業廢水處理的“國家隊”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國家對廢水排放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實施工業廢水零排放工程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選擇。2022年,生態環境部出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大力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東華科技緊跟國家戰略,解決環保難題,挖掘每一滴水的價值。

何謂廢水零排放技術?中國化學環保研究院院長、東華科技資深技術總監汪炎介紹,廢水零排放技術是在傳統達標排放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度處理,利用濃縮與分鹽結晶技術,實現廢水的全部回收以及廢水中鹽的分離與純化,回收的水與新鮮水的水質相當,可用於工業生產,回收的鹽可作為化工行業原料鹽,從而實現廢水中水和鹽的資源化。

東華科技是國內最早一批涉足環保治理的企業之一。一直以來,污水處理都是東華科技的傳統優勢技術之一。大項目的工業廢水往往由來源於不同生產工段的多股廢水組成,各股廢水水質水量差距大,單一的處理工藝不能對其進行有效處理,為了使混合廢水處理后達標,往往需採用物理+化學+生物多段組合工藝,工藝流程長,處理成本高。東華科技技術團隊針對不同工業廢水的特點,持續攻堅卡脖子難題,針對性開發出一系列高效低碳的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單元技術,形成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及裝備,破解了環境與效益的悖論,優化了操作條件、提高了處理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

多年來,東華科技深耕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在行業內樹立了權威性。設立在東華科技的全國化工給排水設計技術中心站,搭建了我國化工給排水專業標准體系﹔東華科技主管主辦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工業用水與廢水》創刊於1964年,是我國最早的工業給排水、水處理專業期刊。

近年來,東華科技相繼建成並穩定運營多個污水處理項目,成功領跑污水零排放技術領域,2015年,在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伊犁新天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污水處理及回用裝置工程中,東華科技採用全自主研發技術實現了項目真正意義上的污水“零排放”。

此后,東華科技承建了中煤圖克煤化工、神華榆林煤炭綜合利用項目等數個大型高難度煤化工廢水零排放項目,在煤化工廢水處理及零排放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立了公司在煤化工廢水處理市場上的領先地位。“煤轉化廢水全過程控污與利用新途徑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獲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工環保協會石油和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重點支撐技術,入選《優秀科技創新成果和經典工程項目目錄》。

在天山北麓打贏攻堅戰

在天山北麓,蒼茫遼闊的新疆伊犁,目前全球最大的煤制氣企業——伊犁新天煤化工項目高效運轉,清潔能源由此產出輸往各地。這裡也是一個環境友好、生態環保的花園式企業。而東華科技也為全球最大的煤制氣企業走出一條綠色生態之路貢獻了央企力量。

伊犁新天20億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全球最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東華科技供圖

伊犁新天20億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全球最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東華科技供圖

伊犁新天項目投資大、工藝裝置復雜、專用設備數量多、設備制造周期長、安全環保標准高,是名副其實的巨無霸式的項目群。伊犁新天污水工程作為其中的子項目,本身也是一個超大項目。

北方地區煤多水少,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煤化工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同時,煤化工廢水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廢水處理的高成本也進一步限制了產業的發展。“我們針對煤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的關鍵瓶頸進行集中攻關,技術讓煤化工行業發展突破了資源與環境的約束,推動煤化工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東華科技技術副總監、環保工藝行業技術帶頭人梅紅說。

伊犁新天20億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全球最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氣化採用碎煤加壓工藝,其產生的廢水是業內公認的高難度有機廢水,鮮有成功案例,東華科技技術團隊歷經八年嘔心瀝血,反復論証,率先開發出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將整個項目建設、調試、試運行期間產生的所有廢水處理后回用。

技術團隊將水處理系統進行合理劃分,分質處理、分質回用,解決了超大規模污水處理裝置設計、建設及運行的難題,同時提高了回用水的保障率以及全廠水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整個流程打通的時候心裡的石頭才終於落地。”為確保整個項目單機試車、聯動試車、試運行直至正式運行期間沒有廢水外排,汪炎團隊讓污水處理裝置先於工藝裝置及其他輔助裝置進行調試和投用,為項目保駕護航。由於項目地處西域邊疆,較為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也讓項目建設面臨著諸多挑戰。團隊面對濕陷性粉質黃土地基處理、超大型貯水池施工、超厚壁雙相鋼焊接等技術難題,一次次迎難而上,一次次打贏項目攻堅戰。

5000多萬噸廢水變清水

“創新”對於東華科技來講,從來都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我們構建了煤化工廢水零排放全流程低碳技術體系,實現了煤化工廢水中水、鹽及其他有價資源的高品質回收,降低了綜合運行成本,並實現自動化運行和智能化管控。”汪炎說。

據介紹,圍繞廢水的物化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分質分類預處理技術﹔針對煤化工廢水中毒性污染物的生物抑制作用,技術團隊構建出低碳、高效、穩定的生化處理體系﹔圍繞廢水中的多元鹽組分回收過程,技術團隊實現了高品質無機鹽的有序分離與資源轉化。

目前,煤化工廢水零排放及資源化利用項目開發的系列方法、工藝和設備已被成功應用於新疆、內蒙古、陝西、安徽等地的多個煤化工廢水處理項目中,累計節約新鮮水約5000萬噸/年,相當於10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水量,為煤化工廢水零排放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東華科技正挖掘每一滴水的價值,讓每一滴水迸發最大潛能,在工業廢水治理的新征程上,點燃高質量發展的“水引擎”。

東華科技還參與研制了由我國主導研制的智慧水務領域首項國際標准ISO 24591-1 Smart water management-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and governance(《智慧水務管理—第1部分通用指南》),作為智慧水務領域的奠基性國際標准,為未來全球飲用水、污廢水、雨水、地表水、地下水、流域水等水系統智慧管理的國際標准化活動提供了根本遵循。東華科技一直致力於推動行業的標准化,致力於為全球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貢獻中國技術、中國方案和中國標准。

未來,東華科技將聚焦工業廢水處理提質增效,持續開展資源化、智慧化及低碳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為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實現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徐秋韻、孔韡)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