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琅琊區把平安建設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群眾需求在哪裡,網格服務就到哪裡。去年以來,滁州市琅琊區從完善治理體系、規范運行機制入手,以網格化服務管理激活平安建設“神經末梢”,著力打造體現琅琊特色、遵循治理規律、滿足人民需求的基層平安建設“琅琊模式”, 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編織“一張網”全掃描。在全面掌握全區44個村和社區管轄面積、人口數量結構、設施布局等基礎上,科學劃分399個網格,按照“1+1+1+N”模式組建了由44名村和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總網格長,“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網格長, 315名兼職網格員,500余名志願者參與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隊伍。他們風雨無阻穿梭在大街小巷,收集民意、宣傳政策、化解矛盾的、排憂解難。
繪制“一幅圖”無縫隙。全區所有網格統一編碼399個,以“一張圖”的方式展示網格基本信息,明確每個網格的四至范圍,並在社區(村)、小區、村民組等顯著位置公布,遇到問題找誰、怎麼聯系一目了然。同時將反詐騙、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食品藥品安全等平安宣傳送入千家萬戶。
細化 “一項單”定職責。結合權責清單、公共服務清單和基層工作實際,充分整合公安、司法、信訪、行政執法等力量,編制社會治安、電信網格詐騙、矛盾糾紛排查、食品安全、特殊人群管理等18項平安建設事項清單,明確網格責任區、主管部門、配合部門、作業流程等具體要求,建立網格事件處置規程、巡查走訪制度、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考核辦法等工作規范,夯實了民情聯通、治安聯防、服務聯辦、問題聯治、矛盾聯調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各街道、各社區(村)還選准“小切口”推行“微治理”,強化“微創新”,將網格管理與社區議事相結合,打造網格化管理服務場所新陣地:鳳凰社區利用小區閑置設施設立“議事亭”“議事長廊”,營房社區打造“服務零距離”“城市會客廳”平台,龍池社區利用小區廣場、樓棟前空地等實施“樓道板凳議事會制度”,通過網格員將熱點難點問題送到居民家門口進行評議解決,有效確保治安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快、准、好”。
“平安不平安,群眾說了算﹔網格怎麼樣,數據來印証。去年以來,區街綜治中心依托網格服務平台和綜治網絡信息系統受理群眾事項313件次,辦結297件次,辦結率95%,群眾對工作態度、辦理結果等方面滿意度100%。共排矛盾糾紛20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琅琊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殷志鵬介紹道,平安建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琅琊區將堅持黨建引領,完善平安建設工作機制,規范網格運行管理,強化問題處理實效,讓平安建設碩果惠及每個居民。(甘家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