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看到老人洋溢的笑臉,蚌埠社區食堂老板:值了!

居民打飯准備用餐。人民網 胡雨鬆攝
“來個獅子頭,再打份素菜。”
“我要酸菜魚、土豆絲和炒絲瓜。”
2月13日中午,臨近飯點,和煦大食堂又熱鬧起來,兩位老爺子收好象棋,拄起拐杖,加入到排隊打飯的隊伍中。
和大多數餐廳一樣,和煦大食堂的飯菜干淨美味、平價可口,稍顯特別的是,來這裡消費用餐的,大多是60歲以上老年人。
老年食堂的飯菜干淨可口、物美價廉。劉晨攝
打通老年人就餐“最后一公裡”
和煦大食堂位於蚌埠市龍子湖區和煦幸福城小區,自2020年10月食堂正式營業以來,向小區業主及周邊居民提供品種多樣的中、晚餐就餐服務。
“真是太方便了!”王道民今年82歲,住在小區10號樓。每天中午,王道民都會提著飯盒到社區食堂打上一葷兩素,回家與老伴共享。對於社區食堂,王道民說自己是“一百個滿意”,他說“買菜做飯又麻煩,來社區食堂吃,一天花不到10塊錢。”
方便,是老年就餐群體對食堂的一致評價。社區書記劉齊風介紹,和煦幸福城小區是蚌埠市最大的保障房項目,整個小區近8000戶居民中,保障房居民佔到一半。“在保障房住戶中,又有70%至80%是老年人和低保戶,可以說是弱勢群體相對集中的一個小區。”劉齊風說。
工作人員為腿腳不便的老兩口送餐上門。劉晨攝
為了讓老人安心吃上一口熱乎飯,在蚌埠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和煦社區聯合小區物業,設立和煦幸福城老年食堂,通過集中用餐和上門送餐、電話訂餐等形式,打通老年人就餐“最后一公裡”。
“我們還為行動不便或者獨居的高齡老人提供免費送餐。”單中華是小區物業的負責人,也是老年食堂主要創始人,對於哪些住戶需要重點照料,單中華心中有著一本賬,“連續幾天看不到人,就會上門去問一問情況。”
老年食堂為大家提供下棋休閑的去處。劉晨攝
做“賠本”生意,他還覺得值!
一葷兩素8元、兩葷一素10元,60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証件可以再享餐飲9折優惠,80歲以上老人半價優惠。食堂就餐價格本就不貴,如果是老年人前來,還能再享受一定的折扣。
“老年人在家一個人吃,吃得不多,吃得也不香,所以我想用這種方式鼓勵老年人到食堂吃飯。”單中華介紹,在市民政局指導下,食堂完成適老化改造,牆上安裝上扶手,地板鋪貼防滑地磚,還有棋牌室供老年人娛樂。
聊起食堂是否能盈利,單中華咧嘴一笑,“從第一天營業開始,我就是虧錢的。”單中華介紹,自己最困難的時候,也是在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下挺過來的,所以當社區聯系他說要建一個為老年人服務的社區食堂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都是家門口老人,我也想為他們做一些事。”
志願者為腿腳不便的老人送餐上桌。劉晨攝
單中華坦言,既然決定辦老年食堂,就不能太計較得失。“有物業公司的貼補,蚌埠市民政部門也很支持,每年各類補貼也能有接近20萬元,維持經營是夠了。”單中華說,看到老年人在食堂吃飯時洋溢的笑臉,他覺得這個食堂辦得值!
蚌埠市60周歲以上老人約60萬人,佔總人口的18.1%,民政部門摸排發現,老年就餐需求較高。自2022年安徽省十項“暖民心行動”開展以來,為幫助老年人群體就餐,蚌埠市引導多元主體參與,探索符合實際的多種助餐形式。“我們鼓勵各類社會力量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志願做一點’。市民政部門也會一如既往地關注老年人的用餐問題,為老年食堂的運營給予政策支持和運營指導。”蚌埠市民政局局長劉雪潔說。
據介紹,蚌埠市目前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點420個,服務老年群體約32萬人次,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滿足需求、共建共享的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