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圖說天下

竹海中興起綠色富民大產業

2023年02月01日08:06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宣城市是竹資源大市,現有竹林面積270萬畝,立竹32億株,其中毛竹205萬畝,竹林面積佔全市林地面積25%,佔全省的一半,目前宣城市竹產業年產值達200億元,帶動就業52萬人。

做優竹林基地 提效益促增收

界首市大黃鎮篩子李村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銀在家中編竹編工藝品,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特約攝影 王彪 攝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提起宣城市廣德市林業發展,首先想到“竹”的堅韌品質。在廣德市西北郊,一山遠望如臥,得名“橫山”。沿著橫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小徑蜿蜒而上,一路上山氣氤氳、竹篁幽靜,記者來到我省唯一的竹類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

“我們從2009年開始啟動資源庫建設,總投入2000余萬元,為了豐富現有竹類種質資源,目前已經引入和保存優良竹種395種,保存各類立竹活竹株200萬株以上。”廣德市林業發展中心森林公園管理處處長張畢武向記者介紹道。

跨溪澗,過小橋,在竹林深處,記者見到了一種特殊的竹子,節片像龜甲又似龍鱗,凹凸有致,堅硬粗糙。“這個名叫‘花龜竹’,是整個資源庫中引種最貴的竹種,市場價格單株竹母在1.5萬元左右,引進了5株。”張畢武告訴記者,目前正在進行工程掃尾工作,建成后這裡將成為集生態、科普、研究及文旅為一體的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

引進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的先進栽培技術,培育特色種植亮點,進而增強竹林產業科技支撐。廣德市與國際竹藤中心合作開展“竹林高效培育和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和“筍用竹林高質培育技術”推廣,建立“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安徽廣德試驗基地。依托五龍山國有林場及安徽潤華生態林業有限公司,利用竹林豐產高效培育技術開展高效筍材兩用林和竹林覆蓋示范基地建設,探索出“緩坡丘陵高效筍材兩用林和竹林覆蓋技術”。

“該技術的運用,實現了竹材產出,冬筍、春筍和鞭筍涵蓋四季的‘一竹三筍,四季有筍’,將竹林畝產從二三百元提升至五六千元,大大提高了竹林單位面積產值。”廣德市林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方俊告訴記者,廣德市現有竹林面積97.9萬畝,去年廣德市竹業總產值138.43億元,竹產業的資源總量、產業體量常年保持安徽首位,為“十大中國竹子之鄉”之一。

近年來,宣城市以高效益增收為導向,通過竹林培育示范、產業科技支撐,做優竹林基地,打造毛竹、雷竹、紅殼竹等6個省級科技示范園區,總面積達10萬畝。

做強竹產加工 延伸產業鏈

春節前后,在廣德市盧村鄉笄山村,最暢銷的年貨必是冬筍無疑。由於地處天目山余脈,氣候宜人,土層較厚,笄山所產冬筍殼薄肉厚、白嫩鮮潤,自古有“山珍”之譽。

“這季冬筍供不應求,能賣到35元1斤,目前合作社已產冬筍近2萬斤。”再軍筍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顧再軍跟記者算了筆賬,“加上春筍、鞭筍,去年營業額有100多萬元。”

從2011年開始,顧再軍回到家鄉,投身“竹”產業。2019年,他擴大規模,托管了1000余畝竹林。記者來到他經營的四季筍基地,沿著100多米長的游步道拾級而上,身邊綠竹蔥蘢,冬筍就隱沒在林地間。

“近兩年投入了二三十萬元加強基地建設,對有雜木的林地進行人工撫育,安裝了綠色環保的殺虫燈,還修建了2000多米的林間作業路。”顧再軍告訴記者,在基地建設通過驗收后,自己收到了林業部門10萬元的獎補。

據了解,廣德市設立“十四五”林業改革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不低於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支持保障竹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廣德市共打造竹林示范基地2800余畝,認定竹下經濟示范園(點)22個,建成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個、省級現代林業示范區2個。

結合竹產業發展趨勢,廣德市遴選出一批發展前景大、設施基礎強的竹產業骨干企業,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先后培育了竹類加工國家級重點林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國家級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家、竹類產品中國馳名商標2個,帶動竹加工由建筑模板等傳統加工向竹塑環保新型材料、竹活性炭等精深加工轉變。

在位於廣德經濟開發區的安徽森泰木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原本沒多大用處的邊角料竹粉,通過擠壓成型等工藝后“搖身”一變,紋理清晰的竹塑板材緩緩而出。

“我們產品以竹加工剩余物和回收的PE塑料等為原料,原本‘水火不容’的成分合二為一,變廢為寶,可以替代木材等傳統材料在很多領域的應用。”森泰木塑集團總裁唐道遠向記者分析道,這既能有效減少森林砍伐和二氧化碳排放,又能高效利用生物質資源,緩解塑料污染,兼具了新材料、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的產業屬性。

宣城市加強“雙招雙引”,通過政策扶持,全市現有竹加工企業780家,其中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22家,國家級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

做精竹旅康養 推動三產融合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身臨笄山竹海景區,但見漫山疊翠,竹蔭濤聲聲,嶺嶺泛綠波。這裡有萬畝竹海、三峰疊翠等自然景觀,也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遠遠可見石雕大門高聳,好似眺望八方游客。

宣城市圍繞竹文化旅游“三核四片區”,開發了郎溪縣石佛山、廣德市笄山-盧湖、涇縣月亮灣竹海等竹林旅游景點。

“登上笄山頂,目力所及,可俯瞰數萬畝竹海,是我們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廣德市盧村鄉笄山村黨總支副書記李波說,經過多年發展,爬笄山、看竹海已然成為周邊游客心中的首選。

1月29日,笄山腳下的城市露營地“遠山”項目年后開業,迎來了兔年首批游客。“去年10月正式營業,秋季是旅游旺季,1個月營業額就超過40萬元。”遠山項目負責人唐皇告訴記者,該項目包含戶外露營、戶外電影、燒烤、篝火、親子活動等,秋末初冬游客爆滿,最多一天接待量1200余人次,高峰期帳篷供不應求。

“山”在眼前,更在心中。“我們名叫‘遠山’,出自歐陽修的‘山色無遠近’,寓意遠山不遠,隻要帶著放鬆的心情,不用跋山涉水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到達心中的遠山。”唐皇介紹道,2020年該項目榮獲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基地示范點,也是“竹鄉畫廊”沿線重要的節點。

記者駕駛在“竹鄉畫廊”旅游風景道示范段盧涇路上,道路平坦開闊,車輛往來穿行,沿線盡收盧湖風光,好似畫中游。廣德市正依托現有公路網,將全域旅游資源串珠成鏈,推出了“笄山竹海—盧湖山水—甘溪長壽谷—動感東亭”等竹林旅游精品線路,打造集旅游觀光、鄉村振興、現代農業、文化展示等於一體的“竹鄉畫廊”風景道。

“山水竹鄉·品味廣德”的品牌更加響亮,竹鄉魅力愈發彰顯。2021年廣德市全年游客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均增長1.2倍,榮獲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最美中國文化旅游名城等稱號。

“‘十四五’期間,按照‘主攻二產、提速三產、提升一產’的發展思路,我們著力構建我市竹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體系,推進全市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廣德市林業發展中心主任陳永網告訴記者,一產瞄准以竹產業為主導的竹林資源分類經營示范基地建設﹔二產注重補鏈強鏈、轉型升級及科技創新﹔三產聚焦康養等特色項目開發、優質資源推介、挖掘竹文化內涵及搭建林特產品交易平台,全面提高竹產業的社會認可度、行業自信度。(記者 羅鑫)

(責編:吳西露、常國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