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救治危重症患者 精心療愈顯成效

特殊時期 這群麻醉科醫護擔當重症監護使命

2023年01月15日15:2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不斷增加,合並基礎疾病的高齡危重症患者也隨之陡增。在患者激增、醫務人員感染減員的嚴峻考驗下,安醫大二附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麻醉加強監護室(AICU)最大程度擴容醫療資源,緊急擴展危重症患者救治范圍,全力收治新冠重症患者。

“隨著麻醉學科的發展,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醫師擁有全面的臨床職業素養。日常開展的氣管內插管、各類血管穿刺置管等操作,手術過程中需隨時應對的危急重症搶救,為麻醉科醫師積累了豐富的搶救危重症患者臨床經驗。”安醫大二附院副院長、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張野介紹,“新十條”發布以來,該院AICU作為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應對繁重的手術患者監護診療工作同時,也承擔著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責任。

據悉,AICU自12月22日下午接到命令,即開始著手做好收治新冠病人的准備。“當時正值新冠感染高峰期,麻醉科醫護也大量感染,而科室擔負的手術后患者麻醉監護診療工作也正常進行,人手十分緊張。”安醫大二附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護士長陳紅介紹說。12月26日下午,麻醉加強監護室開始收治新冠重症病人,醫護人員大多是在沒有痊愈的狀態下帶病上崗。“高峰期一個護士看5個戴呼吸機的病人,有的護士陽了隻休息一天就返崗。”陳紅說。

1月4日,一名做過胃癌手術不久又感染新冠的老人經由安醫大二附院急診轉入AICU。老人生於1939年,已83歲高齡,入院時呼吸衰竭,並伴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基礎性疾病。在AICU經歷了兩天的高流量監護,老人的氧合指數漸好,精神狀態也有了起色,逐漸可以進水進食。護士長陳紅為老人准備了營養的流質食物,在床邊耐心地一口一口喂他吃下去,不斷說著安慰鼓勵的話語。“一旦病情有所好轉,我們就幫助病人進食,不僅促進體能恢復,對他們也是一種心理支持。”陳紅介紹,由於重症監護區沒有家屬陪護,患者的翻身、排痰、排泄物清理等工作也都是由護士們完成。

(護士長陳紅護理患者)

護士長陳紅護理患者。安醫大二附院供圖

2020年,陳紅曾支援新冠重症監護室,對新冠重症救治有著實戰經驗。新冠病人護理、呼吸機的使用、俯臥位通氣怎麼做,護士們在陳紅的培訓下迅速掌握新冠重症護理操作技能,“這些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三年前的新冠毒力比現在強多了,我不感到害怕。”對於清醒的無創呼吸支持患者,陳紅帶領護士們耐心協助患者施行俯臥位通氣,大大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1月6日,為緩解重症監護壓力,醫院護理部抽調了兩名護士增援AICU。“全院上下一盤棋,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每名醫護都抱著一種信念要把這場仗打下去。”陳紅堅定地說道。

“近一段時間,醫院急診ICU、綜合ICU工作量都非常大,床位飽和,按照醫院統一安排,AICU也分流了一部分新冠重症患者,尤以高齡老人居多。”AICU負責人、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吳雲介紹,“有一位老人肺部感染、咯血呼吸衰竭入院,血氧飽和度在吸氧狀態下僅70%。”這名患者被送入AICU后,醫護人員迅速啟動急救措施,制定氣管插管、生命呼吸支持及抗感染等一系列綜合性治療,在一周后該名患者轉危為安,順利拔除氣管導管。還有一位老人支氣管動脈破裂,心跳呼吸驟停,心肺復蘇后轉入AICU,經過醫護人員奮力搶救,6天后意識恢復並脫離呼吸機,順利轉回普通病房。此外,進入AICU的還有多名上消化道出血高齡患者,入院存在重度貧血及低氧血症,在血液庫存極度告急的情況下,科室積極聯絡輸血科、中心血站,盡可能為患者提供用血需求,最終患者均平穩轉回普通病房。

(麻醉加強監護室醫生)

麻醉加強監護室醫生。安醫大二附院供圖

“麻醉醫生從事重症患者監護診療有著特別的優勢。”吳雲表示,在正常情況下,AICU主要承擔基礎疾病較多、身體條件較差的手術患者或剛做完大手術患者的術后監護治療,幫助他們安全渡過危險期是AICU醫護平日裡的“看家本領”。在新冠重症救治中,AICU救治團隊充分發揮學科特長,根據病患實際情況,實施急救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氣道管理、鎮靜肌鬆、呼吸支持、血流動力學監測、內環境調控等診療措施,同時結合國內外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治療經驗,不斷更新診療規范,進一步完善抗感染、免疫調節、抗凝、營養支持等治療方案。

據悉,該院AICU自12月26日收治第一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症患者以來,目前已成功幫助近30名患者脫離危險,其中最高齡患者年齡達97歲。“我們秉承不放棄的理念,看到危重症患者尤其是高齡老人從這裡平安出去,給予我們極大的鼓舞和成就感。”吳雲說道。(劉理揚)

(責編:吳西露、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