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中國十七冶集團:高舉“紅色引擎” 鑄就國家隊品牌

2023年01月05日14:5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寶鋼德盛新煉鋼(一步)工程。

寶鋼德盛新煉鋼(一步)工程。中國十七冶集團供圖

中國十七冶集團黨委始終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核心作用,秉承“做世界一流治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先鋒隊、新興產業領跑者排頭兵,長期堅持走高技術質量創新發展之路”戰略定位和“再升級、再轉型”的更高質量發展目標,以“五型五礦”“五大行動計劃”和“五個專項行動”戰略部署為引領,一路走來,在冶金建設行業,特別是“煉鋼、精煉”專業的技術積累和精細管理贏得了業界良好的口碑,多年來鑄就了一批又一批國內一流鋼鐵企業,書寫了一項又一項鋼鐵建設行業的榮譽和輝煌,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

公司黨委通過緊緊圍繞“冶金建設國家隊”發展謀篇布局,持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公司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穩步增長﹔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成果豐碩,均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不僅為中國冶金工業的蓬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更成功展示了煉鋼精煉“國家隊”的響亮品牌,成為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全力打造最大最強最優冶金建設運營國家隊”的核心成員。

聚焦主業鑄就煉鋼精煉卓越品牌風採

國有企業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主要陣地,承擔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任務。而服務品牌建設更是國有企業的前沿陣地,十七冶黨委將服務品牌建設作為基點,通過增強品牌的創建動力,弘揚品牌蘊含的文化底蘊,延展品牌的影響力,來促進品牌競爭力的提升。作為冶金工程建設領域主力軍,中國十七冶集團在我國鋼鐵工業建設中成就了冶金工程領域、特別是煉鋼工程的獨特優勢,在目前全國300噸以上轉爐工程中,有8座以上是十七冶建設的,佔據目前全國300噸以上新技術轉爐工程半壁江山。先后榮獲了“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國家鋼結構金獎”“全國焊接優質工程獎”等等,工法及授權專利千余項,這些成績和技術,代表了當今國內外冶金煉鋼工程的最高水平,同時更鑄就了十七冶煉鋼的卓越品牌風採,冶金建設“煉鋼精煉國家隊”底蘊愈發厚實。

踔厲奮發,踵事增華。自2015年十七冶獲得冶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冶金行業甲級設計資質后,先后承建了山鋼日照基地煉鋼及高爐公輔工程、河鋼產業升級及宣鋼產能轉移工程、寶鋼湛江鋼鐵三高爐系統項目、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寶鋼德盛新煉鋼(一步)工程、徐鋼三期煉鋼連鑄工程、山西晉南鋼鐵項目、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煉鋼工程、新沂中新鋼鐵煉鋼煉鐵工程、山西晉南鋼鐵工程、徐鋼三期煉鋼連鑄工程、河鋼產業升級及宣鋼產能轉移工程、馬鋼新特鋼工程、廣西盛隆煉鋼工程、雲南玉昆煉鋼煉鐵工程、福建三鋼三明高爐工程等多項重點冶金工程項目。

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的山鋼日照高爐公輔項目。

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的山鋼日照高爐公輔項目。中國十七冶集團供圖

2022年11月22日上午,馬鋼新特鋼煉鋼及精煉工程1#轉爐傾動試車成功,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毅,中國十七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喻世功,副總經理周金龍等領導共同見証了這一重要時刻。喻世功董事長表示,十七冶在攜手馬鋼相伴的60多年裡,風雨兼程,從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的高速線材廠到國家銀質獎、安徽省“黃山杯”獎的馬鋼2500立方米高爐工程,再到資源節約、清潔生產、高度環保的“綠色”馬鋼新區工程,中國十七冶集團黨委通過持續聚焦冶金工程主業,搶抓供給側改革機遇,不斷創新提升項目全生命周期規范化、標准化管理,力爭推動冶金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再提升。

黨的二十大的宏偉部署給企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十七冶在加速培育世界第一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的總要求下,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矢志不渝地承擔引領冶金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的社會責任。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冶集團黨委要求,公司黨委書記喻世功在寶鋼德盛煉鋼工程項目主持召開“冶金建設國家隊”推進會,聚焦“冶金建設國家隊”再拔尖、再拔高、再創業,深入推進國家標准創新基地(冶金工程國際標准化)煉鋼工程建造標准研究院建設,進一步細化部署推進煉鋼工程建造標准研究院建設、標准制訂、產學研合作等工作,提升煉鋼精煉國家隊品牌影響力。十年前,十七冶還需集全集團之力才能同時完成一至兩項大型冶金工程,而如今,在集團統籌下,冶金分公司便可以同時承建六項以上的大型冶金工程建設項目,管控能力與工程質量穩步提高,目標指標實現能力穩健提升。

紅色引擎繪出改革創新“國家隊畫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誠然,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中國十七冶集團黨委切實把增強冶金主業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作為黨建工作的根本落腳點和出發點,強化冶金主責主業改革創新,描繪出一幅幅改革創新的“國家隊畫卷”。

十七冶始終高度重視冶金主業的發展和品牌建設,但進入新世紀以來,冶金主業始終處於不溫不火狀態,在手項目不多,打造的品牌項目更少。特別是隨著在國家鋼業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公司的冶金工程份額持續下降,這顯然不利於提升企業的主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為此,十七冶黨委多次組織開展調研,研討冶金主業發展方向、改革方案,思考十七冶的冶金品牌到底如何發展。公司黨委經過深思熟慮,最終確定從重塑冶金建設隊伍、強化技術創新、深耕冶金市場等方面強化冶金品牌建設。

黨員干部是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改革發展必須強化黨建引領,牽住黨的建設“牛鼻子”,種好機構改革“責任田”,強化黨組織在“黨建+”格局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錘煉黨員干部黨性力量,既鞏固提高傳統領域,又開拓創新新興領域。

2014年初,為加快轉型升級“冶金建設國家隊”金字招牌,再造發展新優勢,十七冶黨委集中力量重點突破,明確冶金業務改革舉措和改革目標。將原冶金工程技術公司一分為二,成立冶金工程技術分公司和管廊工程技術分公司。新的冶金分公司以構建煉鋼、精煉“國家隊”為中心,成立冶煉工程管理中心、安裝及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心、基礎設施工程管理中心,集中優勢資源,優化組織機構,使“國家隊”的任務和責任更加明確。 在“減負”“瘦身”調整結構的同時,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國家隊”隊伍,為提升“煉鋼精煉國家隊”品牌競爭力建強引擎、注入動能。

與此同時,冶金分公司按照十七冶黨委黨委要求,精准梳理在冊的冶金專業人員,把精兵強將調配到市場系統,強化冶金客戶的溝通。通過打造冶金建設核心項目管理團隊,發揮冶金板塊優勢資源,形成冶金板塊核心團隊聚集效應。積極培養冶金建設八大專業人才,通過進一步發揮冶金板塊各專業全產業鏈人才優勢,形成冶金板塊專業人才聚集效應。再借助十七冶培訓中心和“大師工作室”的技能人才培養優勢,不斷拓寬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通道,在技工人才隊伍建設上,為國家隊“升級版”建設夯實基礎。

做“主力軍”、煉鋼精煉“國家隊”,不僅需要有強有力的隊伍,還要不斷創新,打破技術壁壘。十七冶黨委堅持眼睛向外對標一流,明確冶金工程科技創新目標,以科技創新增強冶金市場競爭力,推動技術質量管理達到先進水平。2018年12月20日,國家創新基地“煉鋼工程建造標准研究院”在十七冶挂牌成立。公司黨委步步緊跟中冶集團冶金建設“國家隊”的創新引領和冶金工程國際標准化技術發展,集中人力、智力提升科技創新的潛力和動力,形成優勢產業和重點領域具有競爭力的技術標准,推動冶金工程在先進設計、綠色及智能建造、工程大數據與互聯網技術、節能與安全技術、先進施工規范等領域的標准化發展。

近三年來,冶金工程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公司黨委圍繞“黨建+科技創新”工作新模式,大力選拔使用政治素質高、科技能力強的優秀干部,配置到科研一線崗位、到核心技術崗位,在課題研究、技術革新、工藝標准等方面發揮創新創造主力軍作用。為進一步打造“創新五礦”,2022年,馬鋼新特鋼項目黨支部積極創建科技創新黨員示范崗及突擊隊,項目全年申報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工法1項,論文1篇,已完成加計扣除申報1項,工法關鍵技術鑒定1項,參與編制集團標准2項,1項成果獲中冶集團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已申報中冶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項目經理部緊跟公司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強化創新驅動,項目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與運行管理水平,公司黨委對冶金隊伍建設進行了深化改革。以現有的國家創新基地煉鋼工程建造標准研究院、馬鞍山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師工作室建設為基礎,制定冶金品牌提升行動方案,強化科技成果的沉澱和轉化,打造更具競爭優勢的拳頭產品,目前公司擁有煉鋼工程建造標准研究院、馬鞍山市煉鋼精煉技術中心、四個大師工作室研發平台。

展現“國家隊”品牌實力,最終還要靠精品工程說話。十七冶黨委堅持提升冶金建設“國家隊”創新能力,並將冶金市場的開發策略與中冶集團冶金建設發展戰略相結合,形成由散跑向區域縱深轉變、由產品營銷向品牌營銷轉變,多領域協同推進,力爭實現強強聯合,提升冶金建設“國家隊”高端市場佔有率。公司黨委明確責任分工,班子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帶頭抓冶金市場開拓。搶抓供給側改革機遇,在中冶集團加速培育世界第一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的總要求下,鞏固老客戶、主要領導班子帶頭開拓新市場,抓住鋼鐵行業復蘇和產業升級的大好時機,矢志不渝地承擔起了引領冶金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的社會責任。

近幾年來,十七冶連續中標湛鋼三高爐系統煉鋼連鑄、防城港煉鋼、寶鋼羅源不鏽鋼、中天鋼鐵南通項目、晉南鋼鐵、徐鋼、河鋼、馬鋼、廣西盛隆煉鋼、玉昆鋼鐵、福建三明三鋼等多個重大煉鋼項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十七冶黨委始終堅定中冶集團戰略引領,矢志不渝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保持冶金建設“國家隊”戰略方向和戰略定位。通過制定未來三年發展規劃,明確規劃和目標,聚焦煉鋼精煉主業,穩扎穩打,繼續保持高端項目市場控制力,同時不斷持續提升項目履約能力,力求以良好的履約能力打造中冶煉鋼精煉國家隊第一梯隊品牌形象,全力打造核心綜合競爭力。

黨建引領生產經營彰顯更高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推動全黨形成了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良好態勢,取得了明顯成效。近年來,十七冶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激發生產經營的“動力引擎”,不斷促進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十七冶黨委通過進一步細化“黨建走基層”的工作思路,將鏡頭聚焦施工一線,黨委班子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持續開展“實踐調研”,扑下身子為一線解決難題,以黨建責任落實,以思想政治建設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推動冶金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再提升,“強根鑄魂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得到進一步貫徹落實。

雲南玉昆煉鋼煉鐵工程

雲南玉昆煉鋼煉鐵工程。中國十七冶集團供圖

2022年10月25日上午,雲南玉昆煉鋼工程項目3#轉爐成功推爐。從鋼包車就位、推爐台架拼裝、軸承座安裝、托圈吊裝、爐殼吊裝、傾動裝配再到推爐,項目黨支部精心組織、科學施工,最終順利完成這一重大節點﹔過程中運用的“台車法”“組合法”等施工工藝充分更是展現了中國十七冶“煉鋼精煉國家隊”的專業水平,得到了總包及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十七冶品牌影響力再攀高峰。

近兩年,在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等政策的引導下,國內鋼鐵行業迅速掀起產能升級改造建設熱潮,十七冶黨委率先而動,緊扣行業發展需求,致力於打造智能化、綠色化品牌項目。以創新發展、綠色轉型為主線,帶頭“升技術”,做精鋼鐵主業,助力產業轉型。河鋼產業升級及宣鋼產能轉移項目是河鋼集團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響應2022年冬奧會碧水藍天的需要,也是實現產業升級及將宣鋼產能轉移至沿海,建設“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精品鋼鐵基地的重大舉措。在3#3000立方米高爐施工中,項目黨支部攻堅克難,堅持圍繞科技引領,打造“創新五礦”,以“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戰略指導,突破傳統管理模式,克服高爐重型廠房復雜結構混凝土成型質量、高爐爐殼焊接質量控制、二次結構施工質量等難題,有效提升了項目質量管理水平。2022年11月,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提高了公司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的同時再一次擦亮了“冶金建設國家隊”的金字招牌。

寶鋼湛江鋼鐵項目熱負荷試車

寶鋼湛江鋼鐵項目熱負荷試車。中國十七冶集團供圖

寶鋼湛江鋼鐵三高爐系統項目煉鋼、連鑄工程位於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是湛江鋼鐵踐行綠色生產、智慧制造,打造世界最高效率的綠色碳鋼生產基地。在湛江鋼鐵煉鋼工程前期建設中,十七冶先后榮獲“魯班獎”和“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為承接三高爐系統煉鋼連鑄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施工過程中,項目黨支部積極深化“黨旗飄揚,黨徽閃光”行動,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黨員責任區、青年突擊隊等,積極構建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運行機制,將陣地優勢轉化為黨建的“紅色引擎”,一舉克服交叉施工、在已建成封閉廠房內打樁及大型設備吊裝的空間受限、毗鄰生產區域高溫惡劣環境等困難,2021年1月9日,熱負荷試車一次成功,較總進度計劃分別提前3個月和2個月,且在寶鋼建設史上首次實現煉鋼、連鑄工程同一天打樁、同一天投產,收獲了業主的一致好評。2022年11月,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十七冶人以優異業績在南海之濱再次捧回了金燦燦的國優獎杯!

風好揚帆正當時,起航破浪再前行。多年來,中國十七冶集團黨委始終堅持以中冶集團持續保持“國家隊”中國第一、世界一流地位為引領,繼續聚焦做精做優做強冶金核心主業,保持煉鋼精煉“國家隊”的優勢。黨的二十大擘畫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應對變局、開辟新局的頂層設計,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十七冶也定將在加速培育世界第一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的總要求下,始終堅持以“五型五礦”“五大行動計劃”和“五個專項行動”戰略部署為引領,不斷發揮自身優勢,站在國際水平的高端和整個冶金行業的高度,繼續以獨佔鰲頭的核心技術、無可替代的優勢、持續不斷的革新創新能力,承擔起引領中國冶金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國家責任。(孫家慧)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