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六中菱湖校區來了

中考來臨,合肥市廬陽區北部再次因閃耀“教育之光”而備受矚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合肥六中菱湖校區(新校區),今年9月將以全新姿態迎接首批新生。
寓於美中 “未來學校”盡顯人性化設計
走進合肥六中菱湖校區,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天圓地方,水木韶光﹔杏壇歷歷,宛在中央”的設計主題鮮明,各建筑間以連廊相互串聯,菱形樓棟、綠茵場地、中央平台下的一方池水微波徐徐。各教學樓內寬敞的教室和走廊,將為學生自主共享、合作探究式學習提供優渥的開放空間。
合肥六中菱湖校區足球場。彭俊攝
“整個校區建筑面積約21.8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為120個教學班,可容納6000名學生。目前即將進入竣工驗收階段,9月正式招生辦學。”合肥六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食住行配置“拉滿”,合肥六中菱湖校區內處處呈現人性化設計的精巧構思。該校區位於蒙城北路和阜陽北路高架之間、蒙城路和連水路交叉口東北角。校園住宿區可滿足4500人的住宿需求,宿舍樓每層均配備多個公共衛生間、近百個淋浴噴頭。綜合服務樓就位於男女生住宿區之間,內有便利超市、面包房、休息吧等。同時,多條城市公交途徑校區,軌道交通5號線和8號線在菱湖校區站交會。
“提出‘未來學校’的設計構思,就是著眼新時代學生身心發展需要,通過高標准建設實現校園內歷史人文、現代科技、湖風皖韻、婉約秀美等融為一體,帶給學生至善至美的學習生活體驗。”據合肥六中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每棟教學樓均設有教師辦公室、智慧圖書室、學生服務間、錄播教室、多功能教室、實驗室以及共享學習空間。此外,校科創中心集合探究室、steam教室、VR教室等於一體﹔校圖書館亦融入國學閱覽室,具備心理咨詢、靜態放鬆、沙盤游戲、生涯規劃等功能。
趁熱打鐵 畢業班“強班底”聯袂入駐
作為一所國家級示范校,合肥六中素有一批“術業有專攻、教學有成就”的優質骨干師資。目前,學校有4名正高級教師、7名特級教師、12名省級教壇新星﹔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和學科帶頭人10人,高級教師佔比達50%以上。在2021年全省各學科優質課評選中,合肥六中有四名教師榮獲個人一等獎、兩名教師獲二等獎﹔9人獲團隊一等獎,個人和團隊獲獎數均位於全省各高中學校第一。
合肥六中菱湖校區校園。彭俊攝
獎牌熠熠生輝,是榮譽也是信心和動力。合肥六中學子在國家級學科競賽上成績驕人:2019年獲1塊國家銀牌、16個省級一等獎﹔2020年獲4塊國家銀牌、24個省一等獎﹔2021年5人獲全國銀牌銅牌,獲省一等獎23人次、省二等獎87人次、省三等獎28人次。其中,化學奧賽成績在合肥市穩居第一。同時,合肥六中科技創新省一等獎獲得總數連續12年居全省第一,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連續8年獲得全省第一。
在歷屆六中學子眼中,優異成績的取得跟“班級管家”密不可分。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班主任團隊也是該校師資力量的一張亮眼名片。近年來,學校教師潘言章獲安徽省優秀班主任稱號﹔張選軍、王武林、韋世陽、陳靜雲等獲合肥市優秀班主任稱號﹔王大慶、朱琳、蔣金燕等獲合肥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教學軟環境也是核心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六中菱湖校區高一年級的師資力量將由合肥六中原高三教師及少量公費師范生、引進人才組成,如此育人團隊可謂經驗豐富、專業功底扎實。
四種班型 “強基強志”促學子成長成才
不久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走進科技 你我同行”2022年科技活動周上,合肥六中首屆強基班——高一(1)班的同學們受邀參與活動,走進智能機器人、VR技術、等實驗室,感受科技魅力。同學們優異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以及活躍的創造思維,得到中科大的充分肯定。
合肥六中菱湖校區俯瞰。彭俊攝
近年來,合肥六中精心培育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科潛質,每年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學科中積極參與中科協的“英才計劃”選拔,由於每年入選人數穩居全市第一、且入選學子表現卓越,合肥六中去年被中科協授予安徽省唯一的“英才計劃全國優秀組織單位”。
歷年來,合肥六中作為省會重點高中在培養學生方面不斷拉高標杆,創新育人方式。通過全員育人和導師結對制的育人方式,加強教師在課堂之外,在學業、思想、生活、情緒、心理等各方面引導學生成長。
今年,合肥六中菱湖校區2022級高一設置強基班、創新班、實驗班、平行班四個班型。教師通過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同時,教師們堅持以人格魅力呵護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把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少懷壯志,銳意成才。合肥六中將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勇擔新時代育人使命,交出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王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