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寧國市優化困難人員救助民生保障政策措施

近年來,宣城寧國市聚焦特殊困難群眾急難愁盼,不斷調整優化困難人員救助民生保障政策措施,深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編密織牢困難人員救助兜底保障網。
圍繞“減環節、簡手續、提效率”目標,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壓實基層責任和健全監管制度等手段,實現救助管理與服務扁平化。打通兜底保障的“快捷通道”,將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審批權限委托下放至鄉鎮(街道),幫助解決困難群眾“多地跑”“折返跑”等難點堵點問題。
創建“摸排、評估、分類、分析”四級主動發現救助流程,將社會救助服務熱線並入“12345”政務服務熱線,暢通急難社會救助申請和主動發現渠道。構建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救助管理網絡,健全完善主動發現和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孤兒、特困人員、流浪乞討人員、農村低保等困難人員的摸排走訪,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相應保障范圍。以低保特困“雙提標”為抓手,提高城鄉特困人員護理補貼標准,全面開展“農村敬老院健康頤養行動”,持續強化特困人員養護能力建設。
聚焦困難人員救助工作領域短板和不足,以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實際困難、提升服務對象自救能力為目標,統籌部門資源全力搭建關愛幫扶平台,探索建立供需對接幫扶措施。建設“952183”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通過政府購買方式為全市孤寡、空巢、高齡、殘疾、失獨、困難老人等對象,及時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綜合服務。全力打造“一門受理,部門協同”未成年人保護求助平台,開通“12355”寧國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實現24小時接聽、心理咨詢、個案派發、協同處置工作機制。
密切關注困難群眾實際困難,創建“你幫我扶暖山城”社會救助服務品牌,拓展社會救助服務內涵,著力推進溫暖高效的“物質+服務”救助新模式。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困難幫扶工作,不定期在社會組織管理群發布幫扶需求信息,暢通幫扶需求與幫扶資源供給對接渠道。慈善協會、義工聯合會、山城社工等社會公益組織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教育、健康、扶老、救孤等幫扶項目,去年累計支出210余萬元,惠及困難群眾300多人次,為筑牢困難人員救助民生工程網貢獻“社會力量”。(吳夢竹 王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