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商贏”系列報道之二:
安徽馬鞍山:從“開工一堆事”到“開工一件事”

人民網馬鞍山5月12日電(周坤)“你看,這是工程規劃許可証、施工許可証,都在一天之內辦理完成,我們馬上可以開工建設了!” 今年4月15日,在馬鞍山經開區,安樂機械一體化生產線項目經理袁業漢接過新鮮出爐的証書,對“拿地即開工”的“馬鞍山速度”連連點贊。
對於企業來說,早一天開工,就意味著早一天盈利。從“開工一堆事”到“開工一件事”,企業投資的信心來自於馬鞍山打造的“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
俯瞰位於馬鞍山經開區的中鋼諾泰長材智能制造二期生產項目。馬鞍山經開區供圖
作為安徽省“標准地”改革試點的唯一城市,馬鞍山市通過標准化工業項目用地條件,優化審批監管流程,加速工業項目快速落地,促進生產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多措並舉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為確保總投資5億元的安樂機械一體化生產線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開工即建設”,馬鞍山經開區企業服務中心安排專人提供“一對一”保姆式服務,解決施工前期各類問題十余件,全程代辦帶辦各類証照,極大縮短了前期手續辦理時間。
馬鞍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陶猛表示,實行“標准地”改革,意味著所有需要企業去辦理的審批事項,都由政府部門人員一攬子打包辦理,這樣既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還減輕了企業的負擔,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強引擎”。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並非一日之功。近年來,馬鞍山市堅持將營商環境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從2019年起,馬鞍山市已連續出台了三個《馬鞍山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后文簡稱:“100條”)。
2019年,在“100條”1.0版裡,馬鞍山主要圍繞企業群眾辦事流程再造,更多通過各級各部門服務窗口物理整合,著力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
2020年,馬鞍山推出“100條”2.0版,主要圍繞國家和省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有的放矢開展指標提升專項行動,其中企業“經營范圍登記規范化”、“標准地”改革等一批創新舉措,為安徽省推開提供馬鞍山經驗。
2021年,3.0版的“100條”,馬鞍山更加突出“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堅持用戶思維,注重客戶體驗,推進運用“互聯網+”和信息化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俯瞰馬鞍山的蒙牛鮮奶工廠。馬鞍山經開區供圖
“企業開辦零成本”“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標准地’2.0版本”……不斷推陳出新的營商環境政策,解決了一批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問題,也讓馬鞍山市連續兩年在安徽省“四送一服”考核中位居第二。
政府效率高,營商環境好,企業的投資信心也隨之“水漲船高”。2021年,馬鞍山新招引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35個,新增市場主體33550個。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沒有休止符”的工程,馬鞍山不斷破舊局、開新局,在“破與立”的變革中發展自己,營造持久的吸引力,實現營商環境與“雙招雙引”“雙促進”、本地企業和外地客商“兩滿意”的共贏局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