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旅

皖美微旅游丨一嶺分江淮,穿越山水人文裡的安徽

2022年04月22日16:5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暮春時,尋個晴日周末,沿著江淮分水嶺國家風景道滁州段,一路看景一路歌,山水人文畫裡行。

江淮分水嶺國家風景道。圖片來源: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醉翁亭裡悟千年 一行白鷺上青天

第一站,是歐陽修《醉翁亭記》裡走出來的秀美篇章——琅琊山和醉翁亭。“環滁皆山也”,一路蜿蜒曲折,遠遠望去,春山已漸漸覆上夏日的繁盛,琅琊山已在跟前。得名於東晉元帝司馬睿的“琅琊王”封號,再經過歐陽修的文字升華,琅琊山聲名大噪。醉翁亭靜靜矗立,蘇軾手書的“醉翁亭”三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飛翹亭角牽扯了千年的記憶。默背著歐陽修的名篇,繞著他手植的“歐梅”走幾圈,寒流疏影,翠積清香。醉翁九景,各不相同,逾走逾深,別有洞天。

滁州市琅琊區醉翁亭區。圖片來源: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往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去,其位於滁州市的南譙區,是皖東丘陵的“屋脊”,森林覆蓋率達到96%,雙龍潭瀑布飛瀉如玉珠,百畝茶園望之深碧。看完了山,再來大柳草場,這一望無際的草地,風吹草動,低低地吟唱著春日的歌。這裡被萬畝森林環抱,四季都有鳥語花香,藍天白雲,仿若置身於東北的茫茫大草原。

午餐時間,自駕到了全椒縣。曲水流觴的風致,太守宴的清雅,都在風吹雨打裡不可尋,對山肴野蔌的找尋,由“皖美好味道”完成了接續。來點牛羊肉的硬菜,撫慰爬山游亭的體力消耗。

柔柔的暖風裡,前往來安縣。若你是古樹愛好者,來安縣楊郢鄉寶山村上庵嶺有一株被譽為“皖東銀杏王”的千年古樹絕對值得打卡。這是一株多代同堂的古銀杏樹,樹齡約有1750年,古樹基部萌生8株不同年代的小銀杏樹。

“魚在腰間鳥在顛,來安最美在池杉”,池杉湖濕地公園位於蘇皖交界處,千余畝的池杉林簇擁著碧波千頃,吸引著數以萬計的禽鳥棲息於此。白鷺島也是這樣的一片天地,大片的湖面閃著點點金光,這裡依山傍水,島中有湖,湖中有島,湖面曲徑通幽,融茂林、青山、綠水、湖光於一體。

來安縣池杉湖濕地公園。圖片來源: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晚上想住民宿,推薦生態半島酒店。若是想在夜色裡徒步,墨綠的掩映中,一個個集裝箱式的客房也別有風味。蟬鳴還沒有,偶爾的鳥叫反而讓夜空更加寂靜。一間間小屋鬧中取靜,住在湖水邊,聽著水的聲音入眠,搖晃著如搖籃曲般的纏綿。

一曲茉莉歌悠揚 鳳陽是個好地方

微光透入眼帘,開始第二日的自駕游。穿梭在“天長99號”愛情主題公路,《好一朵茉莉花》的原調《鮮花調》就傳唱在天長縣金集,悠揚的曲調,伴隨著一路好心情。

疾行在江淮分水嶺的風景道上,車外的風景也在不斷后退。是不是想策馬奔騰?那就趕快開到黃寨草場。這裡有萬畝林木環繞,是無污染的天然丘陵牧場。一望無際,天地相連。駐足牧場,遠處湖水碧波蕩漾﹔蕩舟水面,草木則是蔥蘢葳蕤。如果想當一回草原的騎手,那就來吧,踩著腳蹬,上馬馳騁,耳邊是呼呼的風,綠草如毯在腳下蔓延。

前方是定遠縣,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古有“境連八邑,衢通九省”之譽。在江淮分水嶺上,定遠縣拂曉鄉境內的大洪山,體驗一下別樣的丹霞地貌。站在坡頂,看著約2平方公裡的起伏赭紅色,被蒼翠的群山圍繞著,藍天白雲映襯下,翠山紅土,嬌艷欲滴。風吹日晒之下,歲月像一把刀,深深地雕刻著山體,留下了線條分明的印記。輕輕叩一叩赤色的石頭,仿佛有回聲,那是被時間淘洗后的空洞。

鳳陽縣小崗村。圖片來源: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江淮分水嶺多水系、多丘陵,這裡的雞鴨鵝等禽類在高低的土地上蹣跚而行,帶著健碩的肉身,盛滿別樣的美味。秦欄鎮的鹵鵝,金黃色的表皮,透著鹵料的香氣,切成一塊塊的鵝肉整齊地碼放著,淋上鮮美的鵝鹵,嘗一口鮮香無比。雷官鎮的板鴨距今已有150多年歷史。外表色澤光潔,呈乳白色,咸淡適中,食之肥而不膩,鬆嫩可口。南譙板栗燒雞是將土雞和板栗混雜,肉質鮮嫩,板栗甘甜,咸香糅合,是一種融合的妙。

壓軸的一站,落在鳳陽縣。大自然的厚愛,饋贈給鳳陽一方名山勝水,孕育了內涵厚重的淮河文化。

剛剛入選2021年十大考古發現的明中都皇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年,是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如今已經沒有地上建筑,但遺址格局基本完整,保存著城牆、城門、護城河、金水橋、宮殿等,每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千余年的日晒雨淋,可以遙想朱元璋當年規劃中的奢華恢弘。

鳳陽縣中都城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從歷史人文中拔出自己,看看自然風光。狼巷迷谷風景區群峰奔湊,山下幽谷深邃,山上流雲霧海。韭山洞是一處石灰岩溶洞,地形復雜、恢弘朴野,被譽為“江北第一洞”。

一縣一景,暢游嶺上滁州,串起一處處人文景觀,連著一個個山水丘陵,踏遍青山人未老,江淮分水嶺風景獨好。(樊立慧)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