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亳州

亳州:“真金白銀”穩就業保用工

2022年04月14日15:0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為企服務、助企成長,亳州市持續發力。日前,《亳州市支持工業企業用工十二條措施》《亳州市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若干意見》正式出台,亳州市將動員各方資源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真金白銀”服務企業用工

崗前技能培訓、吸納退役軍人就業、建立實習見習基地、吸納脫貧勞動者和城市低保家庭人口就業……梳理《亳州市支持工業企業用工十二條措施》,前面九條措施都對支持工業企業用工給出了詳細的補貼標准。

對工業企業開展的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按不低於人均800元的標准給予企業培訓補貼。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經企業培訓取得高級工技能類國家職業資格証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証書的,按每人2000元的標准給予企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工業企業新增吸納退役軍人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為退役軍人首次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且工資高於員工平均工資水平的,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標准給予企業擁軍補貼,補貼期限3年。

亳州市將支持工業企業建立實習見習基地。見習期間,按每人每月1400元的標准給予見習基地補貼,按照見習人員人均200元、100元的標准分別給予見習基地一次性見習指導和相關保險補貼,企業按每人每月不低於2000元的標准給予見習人員生活補助。鼓勵工業企業留用見習人員,與見習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每人1000元的標准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

對於畢業年度中職院校和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與工業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中職院校和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工業企業吸納脫貧勞動者(包含監測對象)、城市低保家庭人口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將給予企業社會保險補貼。

對認定為就業幫扶基地的工業企業,吸納脫貧勞動者(包含監測對象)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每年按照脫貧勞動者全年工資總額的30%給予企業一次性補貼。對工業企業組織開展的職工技能培訓,經培訓合格並取得職業資格証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后,分別按技師每人3500元、高級技師每人5000元的標准給予職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對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免收失業人員費用,組織重點企業失業人員到工業企業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根據轉移就業人數,由輸出地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500元的標准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就業創業服務補助。

動員更多老鄉留鄉就業

亳州市是外出務工大市,與此同時,本地不少企業則面臨著用工缺口。為此,《亳州市支持工業企業用工十二條措施》鼓勵基層干部為企招工、助力群眾留鄉就業,同時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數據庫和平台建設,為企業用工和群眾求職搭建起“智慧平台”。

同時,亳州市將完善務工人員數據庫,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摸排勞動者就業信息,動態掌握勞動者務工區域、從事行業、技能水平、就業需求等情況,重點統計市外務工人員的務工地點和從事工種,建立數據分析模型,提供一對一就業創業服務。

《亳州市支持工業企業用工十二條措施》還提出,將建立穩就業服務平台,依托“我家亳州”穩就業平台,組織學校、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求職信息摸排登記,開展企業用工需求調查,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供求信息發布機制,實施“三公裡”就業圈精准服務模式,實現企業用工與求職就業的精准匹配。

全力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企業發展離不開技術人才的加入,為此亳州市還出台了《亳州市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若干意見》,全力推動產教融合發展,搭建校企合作精准供需對接平台,促進高校畢業生、中職院校畢業生留亳就業,緩解企業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問題。

《意見》提出,亳州市將建立院校畢業生信息庫,建立企業實訓基地籌備庫,摸排亳州市企業人才需求情況,引導重點企業申報實訓基地。

建立校企匹配對接機制。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學校企業對接會,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形成固定合作模式。實施精准輸送,一個專業可以對應多個企業崗位,一個企業也可以吸納多個專業的學生。

支持企業通過實習見習引才留人。鼓勵高校和中職院校畢業年度的學生實習期滿后及時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鼓勵見習人員盡早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對見習完成協議約定一半以上期限、與見習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

在亳州市2019年中職學校技能大賽亳州工業學校賽點,選手參加汽車機電維修競賽。張延林攝

完善畢業生技能跟蹤培養體系。將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穩定就業的高校和中職院校畢業生,優先納入新型學徒制培養計劃,持續提升職業技能水平。

支持企業申報技能大師工作室。對認定為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支持建設院校實訓基地。企業根據發展需求和緊缺人才類型,在院校建立實訓基地,將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產環節作為實訓的主要內容,選聘行業技術人才到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實現實訓到就業的無縫對接。鼓勵企業與學校實施專業共建,開展“訂單式”培訓,對學校根據企業需求新開設專業的,給予配套補貼。制定市級院校實訓基地考核認定辦法,按照不同等級分別認定為金牌、銀牌、銅牌“市級院校實訓基地”,分別按照每年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標准補貼院校。(劉景俠 劉凱)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