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黃山

春天的浪漫,藏在賣花漁村的萬畝梅林裡!

2022年02月21日15:38 | 來源:安徽網
小字號

每到初春,安徽歙縣的一處山谷,藏著中國最繽紛的春意。形如魚的溝谷裡開滿紅粉梅花,如雲霞、如夢境、如絢爛的煙火。漫步在這萬畝梅林中,粉紅花海的旖旎繾綣,好似愛人一路呢喃。鑽進落英繽紛的賣花漁村,和春天來個約會吧。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雄村鎮的賣花漁村,地處山清水秀的新安江上游,掩映在一片崇山峻嶺中。“青磚小瓦碼頭牆”的徽派建筑好似從山間流淌而下,在漫山遍野的紅梅林中生根發芽。山坡上高大的梅樹已驚艷綻放,燦若雲霞,到處是梅花幽幽之清香。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賣花漁村本名洪嶺村,因其秀麗的山水景色,被稱為歙縣第一村。從空中俯瞰,村頭尖尖狀如魚嘴,村腰漸寬如魚肚,村腳房屋向兩翼展開,如魚的剪刀尾。村人姓洪,喻水洶涌,魚得水則生機盎然,故在魚字邊加三點水,稱漁村。村中家家戶戶以養賣盆景為生,所以村子后改名為賣花漁村。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駕車穿過層層“紅霞”爬到山頂,就見一個牌坊跨在路上,上書“賣花漁村”四個大字。二月中下旬,正是這裡最美的時節。沿著魚脊骨般的山路前行,競相開放的梅花綿延百裡。梅樹枝條婀娜,花朵紅的似火,粉的像霞,如同沐浴著春風的少女般光彩照人。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游客們不約而同鑽進梅林,興奮地掏出手機拍起照來,如同百鳥歸林般四散開來,漸隱於梅花深處。小朋友們在樹下嬉笑著跑鬧,拾起一朵落花揣在小口袋裡,再歡快地跑走。淡淡花香飄滿山野清江,讓人不禁陶醉在花海之中。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走在古朴幽靜、芳香四溢的村中小道上,骨裡紅、二紅、玉碟、綠鄂......種種沒聽過的、叫不出名字的梅花品種,都在眼前爭相綻放,頗有幾分“無意爭春春意鬧”的味道。溪水穿村而過,溪上有亭,名曰積善。站在積善亭裡眺望群山逶迤,耳邊簌簌的水流聲奔騰直下,片片落英在水漩渦裡打著卷兒,好似世外桃源般逍遙。

賣花漁村古道上落英繽紛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積善亭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對於村中的先祖來說,此地確是他們精選的世外桃源。相傳唐朝末年,為躲避戰亂,宮廷花匠洪誠、洪詩兄弟遷居於此,聚族而居,以姓定名曰洪川。群峰參天的地理位置為盆景植物的生長及樹樁的培育提供了優越的場所,那時的村人就開始種植梅花,唐朝宮廷的盆景栽培技藝也在這崇山峻嶺中生根。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洪氏宗祠

賣花漁村住戶大多培育盆栽

盆景藝術源於中國,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它是一種把園藝、文學、繪畫等融為一體的造型藝術,是自然山水景觀的縮影。千年以來,村民世代以培植盆景為生,不斷傳承發展,形成了如今的徽派盆景。

徽派盆景風格多樣,有斜干式、懸崖式、游龍式等,布局精巧,以小見大。越往村裡走,路邊的山坡上滿是做盆景的苗木,有的正在塑型,有的連盆埋在地下。層層疊疊的盆景充斥房前屋后,排列整齊,錯落有致。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徽派盆景風格多樣

游走於村中小道之間,一棟棟徽派建築鱗次櫛比,家家戶戶都有個院子,可以看出主人精心打理過的痕跡。剛淋過水的矮鬆盆景,白色遒勁的枝干彎曲成海上的航船,青翠的鬆針緊湊成高揚的風帆,水珠涓滴在簇簇鬆針尖上,圓潤的晶瑩倒映著小院蓬勃的一角,好似要將這一刻的春日清新偷偷珍藏。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徽派盆景

這個時節,梅花盆景開得頗多。或是粗壯枝干一枝獨秀,隻留樹頂朵朵白梅,像是天上飛落的雪絨花鋪滿樹頂﹔或是細密枝椏四散開來,粉色梅花織成細膩的屏風,靠近輕嗅暗暗幽香﹔金黃臘梅枝條修長低垂,似燦爛的煙花凌空綻放,美不勝收。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梅花盆景

賣花漁村最能代表徽派盆景藝術特色的是徽梅,又名龍樁:梅樹枝干從基部到頂部蟠曲呈“S”形數彎,似游龍破土而出,蜿蜒直上,顯得粗獷又神秘。枝頭的花苞還未完全開放,零零星星挂在枝頭,輕靈飄逸。狀如游龍的梅花盆景制作不易,要養15年以上才好看。盡管村裡有3位徽派盆景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12位省級非遺傳承人,對於這種有生命力的藝術品,除了不斷地打磨雕琢,還要等待時光的參與:讓人為痕跡淡去,讓自然賦予遒勁。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徽梅盆景

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

        如果還有余力,可以往后山上逛逛,那裡樹齡高的盆景苗子更多。皖南山多地少,自古就有“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說法,在土地如此金貴的地方,村民們有一方空地就種一株苗木。同時,“爺爺種樹孫兒賣”“挖一棵種兩棵”的傳統也在這裡代代流傳,這種等待生長、接續守護的慢時光,是賣花漁村萬畝梅林外的另一種浪漫吧。(黃紫燕/文 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圖)

(責編:劉穎、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