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徐靖

桐城文韻(歷史文化名城)

本報記者 徐 靖
2022年01月03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桐城龍眠河廊橋。

圖②:桐城文廟。

圖③:桐城歷史城區中的文廟和六尺巷示意圖。

圖④:桐城六尺巷。

圖⑤:技師對景泰藍藝術品進行二次點藍。

圖①、圖②、圖③、圖④由桐城市委宣傳部提供,圖⑤為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桐城孔城老街俯瞰。孔城老街全長2.2公裡,是安徽最長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街之一。

圖片由桐城市委宣傳部提供

2021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安徽省桐城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桐城成為我國第13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桐城不大,但商業文教繁盛一時。明清時期,桐城涌現出眾多杰出人物,其學術成就和文化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力,桐城遂以“文都”著稱。“桐城派”“六尺巷”是這座古城鮮明的標簽。

桐城,“因地宜桐”而名,唐至德二年(757年)改為桐城縣,此后1200余年名稱一直未改。

桐城古城的中心,是文廟。

桐城文廟,始建於元延祐年間,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初年遷建於桐城市廣場北端,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桐城文化底蘊深厚,尤其在明清時期,人才薈萃,在哲學、散文、詩、畫、教育等許多領域都有輝煌建樹。

清代初期,桐城人方苞、劉大櫆、姚鼐在文學創作領域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並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問世,桐城派逐步形成,方、劉、姚三人被尊為桐城派三祖。

“桐城處於江淮之間的皖江文化圈,雖然建筑局部受徽派建筑影響,但在平面格局、構架形制、細部裝飾等方面獨具特色,總體呈現朴素簡潔的風貌特征。”桐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立新介紹。

古城東大街、北大街、勝利街、南大街等傳統街區充分體現了這種特色。這些貫穿歷史城區的主干街巷,兩側建筑多為前店后住形式。在主要街巷內部,則分布以居住為主的世家大屋,與傳統商業街共同構成桐城明清至民國時期傳統城市風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數東大街和北大街。

東大街坐落在縣城東郊外,東西走向,麻條石橫鋪街道。街面呈微弧形,街區內有街巷11條,長短不一,縱橫交織。東大街兩側古民居歷史建筑有34處。

北大街原為古城內東祚門至西成門橫向主街。街區內有作為古城橫軸線東段的北大街及北后街等歷史街巷。北大街目前保留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等23處歷史建筑,類別豐富,體量宏大。

到桐城,跨不過“六尺巷”。

相傳,清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人家相鄰,吳姓蓋房欲佔張家的地,雙方發生糾紛,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難以定奪。家人於是給在京城做官的張英寫信求助,張英回書中有“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之句。張英家人豁然開朗,主動退讓三尺地,吳家獲悉后,也讓出了三尺地,成就了“六尺巷”的傳世佳話。

張英次子就是張廷玉。張廷玉歷事三朝,居官五十年。張氏父子俱累官大學士,世人稱之為“父子雙宰相”,一時傳為美談。

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李立新對此深以為然。“我們通過豎立標識、標牌、古城地圖等形式,標記體現桐城文化的山水格局和歷史環境要素,嚴格控制古城核心保護區和歷史風貌區的建設高度及歷史街道走向等。”

近幾年來,桐城市為做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完成4片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劃定,設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牌8處﹔普查公布、建檔挂牌、落實保護措施歷史建筑206處﹔配齊配強19名專職網格管理員,健全巡查保護機制,管理觸角更精細。

為了進一步保護桐城的歷史文化,近年來,桐城重點梳理了“桐城派”的發展歷史,挖掘對應的時空節點,通過雕塑、小品、街頭公園和博物館等形式講述“桐城派”文化,突出“桐城派”這一重要的歷史文化記憶﹔原址復建了“七省通衢坊”“鳳儀坊”等一批歷史地標性建筑﹔投入1500萬元,集中整治文廟周邊風貌﹔籌資4億元,用於歷史地段六尺巷風貌恢復工程﹔建成開放了國家三級博物館“安徽·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將其作為桐城優秀傳統文化集中展示區。

“未來,我們要繼續講好桐城故事,創新發展模式,提升城市活力。對文保單位、歷史建筑等物質遺存進行活化利用,逐步擴大文物和歷史建筑的利用范圍,設計多種活化改造路徑,拓展使用功能,創新利用模式,滿足社會需求。”李立新說。

桐城非遺

桐城市文化興盛,非遺眾多。

桐城歌是桐城的地方民歌,有很強的文學與藝術性,對不少地域的民歌起到了范本借鑒的作用。桐城歌曾影響了黃梅戲的形成和發展,也對桐城文人的辭賦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2008年,桐城歌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鑄胎掐絲琺琅制作技藝,以銅質鑄胎為體,經過掐絲、點琅、磨琅、鎏金等工序,最終形成器型高雅、紋飾精美的藝術品。然而,明末之后的鑄胎掐絲琺琅器基本已經絕跡。桐城的鑄胎掐絲琺琅制作技藝在繼承景泰藍制作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復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014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03日 第 06 版)

(責編:關飛、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