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高標准農田建設,究竟高在哪?

汪瑞華
2021年10月25日16:0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集中連片的萬畝農田、平整通暢的道路溝渠、現代化的設施設備……對江淮大地上的許多種糧大戶來說,今年的夏收秋種有著不一樣的體驗。

安徽是糧食主產省,也是高標准農田建設的重點省份,截至“十三五”末,全省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4950萬畝,佔全省耕地面積的56.1%,為全省糧食生產“十七年豐”、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奠定了堅實基礎。

豐收的背后,“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准農田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設高標准農田,就是要不斷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打造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農田。那麼,安徽高標准農田建設,究竟高在哪?

白露前后,在明光市戴巷村,種糧大戶正忙著無人機植保作業。人民網 汪瑞華攝

高在質量:化零為整 藏糧於地

綠樹池塘荷花,小橋流水人家,蔬菜瓜果雞鴨,粉牆黛瓦籬笆。

時入秋末,走進明光市蘇巷鎮的戴巷村,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映入眼帘:寬闊筆直的村村通駐立兩旁,成片平整的農田向遠處蔓延,望不到邊﹔阡陌道路、硬化溝渠縱橫交錯……

借助無人機視角俯瞰,滿眼皆是風景。而這,離不開高標准農田建設這支“畫筆”。

自啟動高標准農田項目以來,戴巷村作為明光市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農田建設與鄉村振興的融合之路。

戴巷村不大,全村擁有耕地面積1.95萬畝,其中,水田15000畝。2017年以來,當地對全村農田進行升級改造,破解田塊零散、產業單一等難題,使項目內土地實現規模化、規范化、現代化經營模式。

“整治之前,沒有路、沒有渠,也沒有溝,種起糧來極其不便,一到打水的高峰期,鄉裡鄉親的還時常因為搶水引發矛盾。”回憶起曾經的種糧經歷,戴巷村黨總支書記曹士樓是一臉的無奈。

改變,源於當地4年來一以貫之的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

“現在田間生產有路了,也有渠了,平日村民騎個電瓶車,就能到田間地頭,灌溉也順暢了,大家再也沒有因為搶水而爭得面紅耳赤。”話鋒一轉,曹士樓念叨的,盡是高標准農田建設的好。

如今,戴巷的農田已大變樣:“插花田”變成了開闊平整的“一塊田”,眾多田埂壟溝、碎田邊界、尾水溝渠、田間道路得到平整復墾,呈現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現代農田景觀。

農田、涼亭、拱橋,定遠縣蔣崗村的高標准農田建設著眼於旅游觀光農業。人民網 汪瑞華攝

在離戴巷村一小時車程之遙的定遠縣蔣崗村,因為高標准農田整治,鄉野同樣是舊貌換新顏。

蔣崗村地處江淮分水嶺,一嶺分南北,江淮各自流。充沛的水源條件,為當地種植農作物提供了天然的資源優勢。

然而,過去受限於農田布局,溝渠不暢、田畝不均,加上道路坑窪,雖然依靠好的自然條件,但提及農業生產,村民們都頻頻搖頭。

經過為期兩年的高標准整治之后,稻田不再是網格化的小塊田,而是連成了一大片﹔稻田四周沒有了泥濘的田埂,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水渠﹔田間管理時節,田裡看不到忙碌的身影,有的只是無人機來回穿梭作業……

如今再說起農業生產,村民們是頻頻點贊。

值得一提的是,蔣崗村除了完善水、土、田、路等生產設施外,在小田改大田的基礎上,還興修了39座涼亭、39座拱橋,透著滿眼的水稻田望去,宛如一座開放的休閑公園。

用蔣崗村干部自己的話說,“39翼亭、39座橋、39塊田,不單單是把農田串起來,把溝渠通起來,而是著力打造成村民休閑之所、鄉村旅游之地。”

對於這樣的想法,定遠縣農業部門早已構思,也為遠道而來流轉土地種植水稻的四川廣發集團打開了思路。眼瞅著水稻已經豐收,定遠分公司現場管理負責人吳敬善喜上眉梢,“收上來稻子,種下油菜,來年開春,定是遍地金燦燦。”

高在技術:科技加持 輕鬆種田

一塊塊農田平坦整齊,一條條溝渠縱橫交錯,一股股清泉進村入地……在亳州市譙城區眾姓村村民蔣雪峰眼裡,這引來的不單單是灌溉用水,也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有了水,望天田變得旱澇保收,咱敢投入了!”在眾姓村的高標准農田裡,種糧大戶蔣雪峰扯開了嗓門,“收玉米的時候,大農機是‘突突突’地在田裡頭撒歡。”

老蔣說的灌溉活水,農機撒歡,都得益於當地的高標准農田建設。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泥土渠變成了水泥渠,沙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不僅如此,田間還建了灌溉井,水利設施的短板補上了,清水直接流到地裡頭。

“過去澆地,沒有機電配套,全得靠人工,費時費力,還不少花錢,現在不一樣了,自從高標准農田建好之后,溝渠暢通了,機井建好了,再也不用抱著水管滿地跑。”老蔣的話裡,是對過去的無奈,也是對今后的憧憬。

“現在灌溉,閥門一擰,噴頭一架,就不用問事,微噴的水就和下雨一樣,不僅噴得勻,還澆得透。”站在機井旁,老蔣順手打開微噴系統,隻見噴灌噴頭飛轉,和花洒一般。

說起種地,對於57歲的老蔣來說,其實不是新鮮事兒。很多年前,他就種過地,但困於掙不到錢,沒幾年就“撂挑子”出門做生意去了。

隨著務農條件的逐漸好轉,生產配套的不斷齊全,2017年老蔣回到家裡,一口氣流轉了100多畝地,重新卷起褲腿、扛起鋤頭,又當回了農民。

他的農田在去年年底完成高標改造,新建的噴灌系統,在今年春耕的時候就派上了用場。“上半年雨水雖然充沛,但到了小麥拔節關鍵期,連續半個月不見雨,利用微噴灌澆了一次地,相比較過去柴油機泵水,別提有多省心。”

如今,嘗到了高標准農田甜頭的老蔣,又有了新打算:“種田不再是個苦差,准備秋種的時候擴大種植規模,再包個300畝。”

從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到回到日夜躬耕的土地,老蔣算是高標准農田的受益者,也是高標准農田改造的見証者。

9月初,天長市水稻田裡的觀景台,襯著夕陽格外顯眼。人民網 汪瑞華攝

土壤墒情儀、智能灌溉閘、虫情監測器……走進天長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高標准農田示范項目,光是看到成片稻田裡豎起的設備,就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印象。

天長是“魚米之鄉”,也是全國首批商品糧基地縣,“在過去,種田完全憑經驗,現在高標准農田有了科技的加持,可以提前對病虫害和土壤墒情進行介入干預,數字化、智能化真正為農業生產插上了科技翅膀。”天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葉恆田形象比喻道。

用現代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技服務農業,用現代方式改造農業。示范園區農田大變樣,僅是天長市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

科技創新驅動下,天長市高標准農田建設除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外,不乏科技“硬核”。

在天長市智慧農業指揮調度中心,通過大屏幕顯示,可以實時掌握水稻、芡實兩大主導產業生產經營的關鍵數據,哪塊田裡缺水了?土壤是否要追肥?虫害情況又如何?均能一目了然。目前,該示范園區高標准農田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

在葉恆田看來,高標准農田建設不單單是改改田、修修路、挖挖渠,而是通過智能化、物聯網布局,讓生產出的產品達到高標准、高質量。

三山經開區峨橋鎮浮山村的智慧農業示范基地迎來豐收。三山經開區供圖

高在產量:一茬千斤 兩季噸糧

過了霜降節氣,除了帶來澄澈的清涼,也醞釀著豐收的喜悅。

眼看水稻迎來大面積收割,但在蕪湖市三山經開區的高標准農田示范區,田間地頭卻不見農民忙碌的身影。

在這裡,智能化種田已經成為趨勢:無人機代替傳統人力進行農藥噴洒,無人駕駛植保機在一旁嚴陣以待,點點鼠標就可以對田地進行灌溉、施肥……

2018年,三山經開區開始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圍繞農業生產的薄弱環節,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3年來共計對35000畝農田實施了高標准改造。

“之所以實施高標准建設,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農業綜合產能,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三山經開區農村發展局局長馬斌開門見山,三言兩語道出了農田改造升級的初衷。

項目建成以來,除了田間基礎設施水平提升、作物產量提高、抗災能力增強,農業生態環境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土水肥資源利用率明顯提高。

在馬斌看來,高標准農田建設首先帶來的好處就是,原先一家一戶的小塊田,通過田塊整合,杜絕了土地拋荒,同時,農機下田增加了機械化作業率。

在高標准農田的基礎上,2019年,三山經開區和中聯智慧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打造了5000畝智慧農田,對農業基礎設施再提升,以滿足智慧農業設施需求。

眼下已到了仲秋時節,走進位於峨橋鎮浮山村的智慧農業示范基地,隻見這裡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成片的水稻正在忙著顆粒歸倉。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進一步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看著收上來的水稻,馬斌羅列了一組數據,通過測算,一畝地能夠節省成本108元,產量提高14%,最關鍵的是產出的大米品質提升了,相應的價格也上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蕪湖市的支持下,今年共有40名種糧大戶將峨橋基地智慧農業模式進行了復制和推廣,目前當地已經擴種到了4萬畝的規模。桂萬發就是40名大戶之一。

老桂是土生土長的峨橋人,和農田打了10多年交道的他,怎麼也想不到,過去的體力活,成了一門腦力活和技術活。

“過去一畝地收成好的時候,頂破天產糧千斤,現在一畝地輕輕鬆鬆1500斤。這個節骨眼上,田裡的稻子已經開始抽穗,指定是個豐收年。”老桂打心眼裡看好這一季的收成,底氣十足。

種田底氣越來越足的,不止是老桂。

老曾高標准農田裡種出來的玉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人民網 汪瑞華攝

“高標准農田讓種糧底氣更足了。”眼瞅著最后一茬玉米收上來,老曾長舒了口氣,但這並不意味到了農閑,“接著要整地、深耕,趕在這幾天,把冬小麥給種下去。”

一年兩季,一季小麥一季玉米,這對於老曾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作物輪植。

老曾,本名曾頎,是濉溪縣百善鎮王司村的種糧大戶,早在2015年,他就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開始種植小麥和玉米。

2019年,在濉溪縣農業農村局的統一規劃下,老曾的780畝土地進行了高標准治理,過去的“望天田”,如今成了“噸糧田”。

從傳統農田到高標准農田,最讓老曾欣慰的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模式,隨著農田耕種條件的提高,得到了徹底改觀。

濉溪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王玉良坦言,對於種子企業和家庭農場來說,高標准農田幫助非常大,效益也十分明顯:一畝地一年能增產100斤以上,增加的收益至少是150塊錢。

用老曾的話說,現在一年兩熟,麥子畝產超1000斤,玉米也在1000斤以上,一起算下來,“噸糧地”妥妥的。

(責編:吳西露、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