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先行,建設“四上安徽”

打造“三地一區”,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必須先行。
安徽省明確,到2023年,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更加完善,綜合運輸服務水平有效提升,新增高鐵435公裡、高速公路600公裡、一級公路800公裡、農村公路9000公裡,基本實現合肥都市圈1小時通勤,合肥到長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鄰省省會2小時通達,90%以上全國主要城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3小時覆蓋,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交通強省建設積極推進,安徽省著力建設“軌道上的安徽”“高速公路上的安徽”“航道上的安徽”“翅膀上的安徽”的“四上安徽”,加快“十四五”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為打造“三地一區”提供堅實支撐。
“軌道上的安徽”
——新增快速客運鐵路1600公裡以上,織就長三角最密高鐵網
在皖南崇山峻嶺之間,正在建設中的宣績鐵路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這條長三角城際軌道骨干線路目前已全面進入主體工程建設階段,建設者們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確保2024年9月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今年以來,安徽省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安徽”,全力推進安慶—九江、南昌—景德鎮—黃山、池州—黃山、宣城—績溪、合肥—新沂等高鐵建設,開工建設沿江高鐵武漢—合肥—南京—上海段。同時,加快巢湖—馬鞍山、淮北—宿州—蚌埠、阜陽—蒙城—宿州(淮北)、南京—淮安(安徽段)等城際鐵路建設,建設六安—安慶鐵路,協調推進馬鞍山—南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建設,力爭開工建設馬鞍山—鎮江(揚州)、合肥—新橋機場—六安城際鐵路。配合國鐵集團加快推進寧蕪鐵路復線工程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
如今,從合肥出發,1小時到南京,2小時到上海、杭州……以合肥為樞紐,安徽織就長三角最密高鐵網,安徽鐵路發展日新月異。鄭徐、杭黃、商合杭、鄭阜、合安、淮北—蕭縣北高鐵聯絡線、廬銅鐵路等一批鐵路建成通車,基本形成了以合肥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安徽在全國鐵路網特別是高鐵網的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安徽省高鐵運營裡程達到2329公裡,位居全國第一,16個省轄市“市市通高鐵”,高鐵通達28個縣。隨著安慶—九江高鐵年內建成通車,安徽省高鐵裡程將再增加102公裡。
“高鐵拉近了合肥與長三角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推進沿線城市聯動發展,對於安徽深度參與長三角區域產業分工,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提供了快捷交通條件,對安徽省和滬蘇浙形成互聯互補、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區域深度合作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省鐵建辦負責人表示。
隨著國家“十四五”和中長期鐵路網、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戰略規劃陸續出台,安徽省擴大鐵路建設迎來重要機遇。“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進一步加大鐵路建設投資規模,“軌道上的安徽”建設將持續向廣度和深度拓展。預計新增鐵路運營裡程1750公裡,其中快速客運鐵路1600公裡。屆時,合肥至所有省轄市將實現1.5小時內通達,相鄰省轄市實現1小時內通達,到鄰省省會2小時內通達。
“高速上的安徽”
——“十四五”全省高速公路裡程6800公裡以上,實現“縣縣通”到“縣城通”
周末一早,伴著入秋涼爽的微風,東至縣居民王女士駕車帶著孩子回娘家。她的娘家在一江之隔的望江縣,每次駕車一看到望東長江大橋,她都開心得不得了,因為一到大橋就意味著娘家到了。“大橋沒有建成前,回一次娘家需要2個多小時。現在大橋通了,走親戚像串門,半個小時就到了。”王女士開心地說。
“十三五”期間,隨著安徽省600多公裡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一張“內聯外通、四通八達”總裡程4900多公裡的高速路網快速形成,群眾出行更加美好順暢,安徽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了更加堅實的支撐。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聚焦交通“先行官”的主責使命,省交通控股集團始終把穩投資作為首要任務,充分發揮開路先鋒作用,強力推動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攻堅提速。據介紹,“十三五”期間,該集團累計完成高速公路建設投資近800億元,建成通車12條高速公路、3座長江大橋,打通3條省際“斷頭路”,為全省“五縱九橫”高速路網貢獻了近600公裡。
今年,安徽省全力推進縣縣通高速項目,固鎮至蚌埠高速於6月底建成通車。在皖南,蕪湖至黃山、池州至祁門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廣大建設者正揮汗如雨、艱辛奮戰,確保旌德、涇縣、石台年內邁入“高速時代”。2021年,安徽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再添190多公裡,突破5000公裡大關,安徽發展的骨架將更有力、血脈更暢通、動力更澎湃。
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今后3年,安徽省開工建設高速公路項目將達26個以上,新增裡程600公裡以上,黃山至千島湖等省際待貫通路段實現貫通。“十四五”期間,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6800公裡以上,路網密度達到4.85公裡/百平方公裡以上,實現“縣縣通”到“縣城通”。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規劃總裡程達10165公裡(含展望線),形成“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東接滬蘇浙、西連鄂豫贛的高速公路通道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支撐交通強國建設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航道、翅膀上的安徽”
——高等級航道裡程達到2300公裡,運輸機場達到8個,打造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
場橋設備自動行走、智能找箱、自動取送……在蕪湖港朱家橋集裝箱無人智能堆場內,雖無人操作裝卸,作業井然有序。作為長江首座集裝箱無人智能堆場,它的啟用標志著安徽省港航集團智慧港口建設邁出堅實的一步。
近年來,安徽省加快港口資源整合,開辟大量新航線,為安徽省制造業提供更多物流通道選擇,在“一核兩翼”基礎上,新開通阜陽-蚌埠-上海、蕪湖-上海宜東、蕪湖-外高橋“點到點”、合肥—上海直達航線、蕪湖—日本快運航線等5條集裝箱航線,蕪湖至上海“點到點”航線實現上海港所有集裝箱港區“全覆蓋”﹔2020年,蕪湖港克服疫情汛情困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0.26萬標箱,較2019年突破100萬標箱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建設“航道上的安徽”,安徽省將加快推進加快長江干流航道整治,建成引江濟淮航運工程,溝通 江淮航運﹔建成淮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三河尖至臨淮崗段達到三級航道標准,臨淮崗至紅山頭段達到二級航道標准。建設沙颍河、新汴河、沱澮河、滁河、渦河、新安江等主要支流航道,全面融入長三角地區高等級航道網。力爭“十四五”期間,高等級航道裡程達到2300公裡,基本建成“一縱兩橫五干二十線”干線航道骨架網,實現江淮溝通,串點成線、通江達海的現代港口群基本形成。
建設“翅膀上的安徽”,今年安徽省加快合肥、阜陽、池州、安慶機場改擴建項目建設,開工建設亳州、蚌埠機場以及泗縣、界首、旌德等通用機場,建成廬江(B類)通用機場,建立全省通用航空飛行服務平台。力爭“十四五”期間,運輸機場達到8個,“一樞十支”機場體系加快構建。全省通用機場達到30個,通用航空服務覆蓋65%的縣級行政單元。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該集團累計完成高速公路建設投資近800億元,建成通車12條高速公路、3座長江大橋,打通3條省際“斷頭路”,為全省“五縱九橫”高速路網貢獻了近600公裡。
今年,安徽省全力推進“縣縣通高速”項目,固鎮至蚌埠高速於6月底建成通車。在皖南,蕪湖至黃山、池州至祁門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廣大建設者正揮汗如雨、艱辛奮戰,確保旌德、涇縣、石台年內邁入“高速時代”。2021年,安徽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再添190多公裡,突破5000公裡大關,安徽發展的骨架將更有力、血脈更暢通、動力更澎湃。
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今后3年,安徽省開工建設高速公路項目將在26個以上,新增裡程600公裡以上,黃山至千島湖等省際待貫通路段實現貫通。“十四五”期間,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在6800公裡以上,路網密度在4.85公裡/百平方公裡以上,實現“縣縣通”到“縣城通”。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規劃總裡程達10165公裡(含展望線),形成“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東接滬蘇浙、西連鄂豫贛的高速公路通道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支撐交通強國建設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范克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