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面臨無法挽回的逝去時,有些人選擇了捐獻器官,去托起另一個在絕望中掙扎的生命,而器官移植醫生接過生命的“接力棒”,幫助他們傳遞“生命的禮物”。6月24、25日,3位器官捐獻者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獻出大愛,醫院器官移植團隊接續奮戰,成功開展3例肝臟移植、3例肺臟移植、6例腎臟移植、6例角膜移植,12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6位眼疾患者重獲光明。
醫務人員向器官捐獻者致敬。汪志豪攝
肝臟移植,3位肝衰竭患者苦盡“肝”來
滁州市64歲的邵大爺患有慢性乙肝,近期出現肝功能衰竭急性發作,膽紅素最高值超過800mmol/L,超過正常值40多倍,凝血功能也不斷下降,雖多次進行人工肝治療,但療效不佳。“周大爺病情極其危重,如果不盡快進行肝移植,很可能因為肝功能衰竭而失去生命。”普外科肝膽外科主任王繼洲介紹。
霍邱縣59歲的王大叔患有乙肝26年,2019年體檢時發現肝癌,醫生對王大叔進行了肝癌微波消融治療及肝癌介入治療,但腫瘤控制效果不佳,病情不斷惡化。
長豐縣46歲的陳大哥發現乙肝3年,病情已發展至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雖經積極治療,但效果不佳,陳大哥近期因肝衰竭,肝性腦病,頑固性胸腹水反復發作入院治療,肝功能進行性下降。
對於他們來說,肝移植是拯救生命的唯一方式。6月24、25日,在麻醉科、手術室、ICU、輸血科及各醫技科室和護理團隊的支持配合下,中國科大附一院普外科專家劉連新團隊成功為3位患者成功實施了肝移植手術,為他們開啟了新生。
肝移植手術。吳家煒攝
肺臟移植,3位呼吸衰竭患者告別“呼吸的痛”
在普通人看來再平常不過的自由呼吸,對呼吸衰竭患者來說卻是一種奢望。
35歲的小張4年前查出塵肺,曾在多家醫院治療,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病情卻絲毫沒有好轉。今年以來,小張的病情持續加重,1月曾因昏迷休克在ICU搶救了兩個多月,醫生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換肺”是他唯一的生存機會。
東至縣49歲的王阿姨在2017年因反復咳嗽被診斷為間質性肺炎,隨著病情加重,走一兩百步就氣喘吁吁,呼吸困難。2020年10月,一場感冒使王阿姨的病情雪上加霜,她的肺功能急劇下降,急需肺移植挽救生命。
63歲的姚大爺在煤礦工作多年,2020年,姚大爺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症狀,被確診為塵肺。近期,姚大爺的病情持續加重,終日臥床不起,稍一活動就氣促不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姚大爺很可能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6月24、25日,在麻醉科、ICU、手術室團隊的支持配合下,由胸外科主任醫師柯立主刀,成功為三位患者分別進行了ECMO輔助雙肺移植、ECMO輔助左單肺移植和右單肺移植。手術順利,目前3位患者已轉入ICU密切監護治療。
自2017年以來,中國科大附一院肺移植團隊已開展單肺移植、雙肺移植40例,其中包括急診肺移植、ECMO(體外膜肺氧合)輔助下肺移植,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移植例數連續4年位列全國前十。
肺移植手術。黃歆攝
腎臟移植,6位尿毒症患者重獲新生
透析或腎移植是目前終末期腎病的兩種替代治療方式,腎移植的優勢在於能極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兩天時間,在腎移植科主任劉洪濤帶領下,腎移植團隊成功為6位尿毒症患者實施腎移植手術,術后患者均恢復良好。
蚌埠市39歲的劉大哥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劉大哥在14歲時查出患有1型糖尿病,因糖尿病腎病導致腎衰竭。“20多年的糖尿病,使劉大哥血管硬化很厲害,給手術帶來了一定難度。”劉洪濤介紹。經過團隊醫護人員的努力,目前,新的腎臟已經在劉大哥體內開始工作。
中國科大附一院每年開展親屬活體腎移植200余例,移植例數連續多年位列全國前三。在全國率先開展ABO血型不相容腎移植特色技術,突破了之前腎移植配型要求血型相合的技術壁壘,取得了良好效果。
腎移植手術。吳家煒攝
角膜移植,6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
角膜病是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對於角膜病致盲的患者來說,角膜移植是唯一的復明手段。在醫院眼科主任溫躍春帶領下,角膜移植團隊為6位眼疾患者成功開展了角膜移植,幫助他們重見光明。
目前,中國科大附一院角膜移植團隊除採用常規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外,還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採用內皮移植術、深板層角膜移植術、小植片角膜移植術、雙板層角膜移植術、角膜緣移植術等不同手術方式進行有針對性地治療,有效提高了供體利用率,降低了術后排斥率,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認可。
角膜移植手術。吳家煒攝
中國科大附一院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角膜全部器官(組織)移植資質的醫療機構,也是安徽省四家器官獲取組織之一。劉連新介紹,自2012年國家啟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工作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器官捐獻152例、角膜捐獻205例,通過各類器官、組織移植,為近2200名患者送去新生和光明。
今年5月,由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創立的黨建品牌“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國科大和附一院,施予受志願服務合作啟動,醫院成為全國第45家、安徽首家“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基地單位。
“器官移植是一家醫院整體綜合實力的體現,目前醫院已經形成了十多個學科百余人團隊組成的器官移植學科群,每次我們的生命接力,都是醫院多學科、多兵種的作戰,這也是醫院近年來綜合救治實力不斷提升的具體體現。”劉連新說,未來,醫院會繼續全力推進器官捐獻移植事業,在器官移植領域不斷探索突破,依托中科院、中國科大和安徽省等各方平台力量,打造以“親屬間活體腎臟移植”技術為代表,醫療、科研和教學協同創新發展,器官捐獻與器官移植分離運行,具有安徽特色、科大風格、與國際接軌的規范、高效的器官捐獻和移植中心。(姚自勤 王繼洲 柯立 石磊 葉劍鋒 方雯)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