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85項和擴展項目名錄140項,安徽共11個項目入選。
在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合肥市“包公故事”入選民間文學類,亳州市“西涼掌(亳州晰揚掌)”、阜陽市臨泉縣“臨泉雜技”入選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安徽省“徽菜烹飪技藝”入選傳統技藝類。
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中,黃山市休寧縣“龍舞(徽州板凳龍)”入選傳統舞蹈類,蕪湖市南陵縣“目連戲(南陵目連戲)”、亳州市譙城區“淮北梆子戲”入選傳統戲劇類,宣城市廣德市“制扇技藝(王氏制扇)”、安慶市潛山市“陶瓷燒制技藝(痘姆陶器燒制技藝)”、亳州市“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古井貢酒釀造技藝)”入選傳統技藝類,黃山市祁門縣“中醫診療法(祁門蛇傷療法)”入選傳統醫藥類。
安徽省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踐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事業,開展生產性、整體性、教育式等保護方式,採取建立傳承人檔案、搭建傳承平台、記錄性工程、拓展傳習渠道、擴大宣傳推介等一系列措施,加強非遺名錄和傳承人隊伍建設,不斷健全和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收到顯著成效。目前,全省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人類非遺名錄項目3項,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99項。(記者 張理想)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