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主城區濕地森林公園鳥瞰圖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全國第一個生態經濟示范區——杏花村的所在地安徽省池州市的主城區,有一個被池州人譽為“池州會客廳”“城市健身房”的濕地森林公園。這裡綠草茵茵、楊柳依依、波光粼粼,幽雅清新的游道、彎彎曲曲的棧道自由穿梭於草地和水體之間,古色古香的亭台、風格各異的橋梁散落其間盡顯江南韻味,頑皮的飛鳥不時盤旋於公園的上空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游人在公園的草地上盡情享受和煦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時而傳出銅鈴般的歡聲笑語……然而就在多年前,這裡還是成片的黑臭水體,池州市民避而遠之。之所以帶來這份變化要得益於九年前該市人民代表大會上的一份“關於建設主城區濕地森立公園的決定”。但往根子上說,更要得益於162萬池州人民骨子裡的那份“綠色情結”和“生態初心”。
池州市主城區濕地森林公園鳥瞰圖
因為這份初心,引來了大量白天鵝每年冬天如約來至池州主城區濕地公園安然“度假”﹔因為這份初心,邀來了五湖四海的馬拉鬆愛好者每年相約在美麗的池州平天湖畔擁抱“池馬”的魅力與激情﹔因為這份初心,使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國家海綿城市、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等許多“國字號”生態招牌接二連三花落池州。
說起這份初心,當然離不開歷屆池州市委市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深度堅持,但也離不開歷屆池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共襄盛舉和保駕護航。自2001年池州市人大一屆一次會議以來,該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一屆接著一屆將守護藍天綠水青山作為使命所系,職責所在,初心不改、接力傳遞,用人大工作的擔當和作為奮力書寫護航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答卷。
接力加強監督不鬆勁
——讓“一河一湖”水清岸綠景美
在池州城區,有一條穿城而過的“清溪河”,歷史上曾因詩仙李白的一首《清溪詩》而得名。由於種種原因,上個世紀末曾一度污染嚴重,人民群眾要求治理的呼聲不斷高漲。2002年,在廣大代表的強烈呼吁和極力建議下,清溪河綜合整治工程被列為池州市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號議案”。當時的池州剛剛建市不久,百業待興,財力薄弱。但時任市政府領導仍然高度重視議案辦理工作,積極籌措資金,計劃三年投入三個億對該條河流實施徹底整治。
為盡快將“一號議案”辦好辦實,此后幾年,市一屆人大常委會創新思路,打出“履職組合拳”,在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清溪河綜合整治工作情況報告”的基礎上,鄭重作出了“關於推進清溪河綜合整治工程建設的決議”。為確保決議得到有效落實,市一屆、二屆人大常委會又數次組織代表對工程建設情況進行視察,提出了具體的視察建議。經過兩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不輟監督和市政府的不懈努力,清溪河已由當年的“龍須溝”變成了今天的景觀帶。
整治后的清溪河
無獨有偶,在池州主城區,有一個與清溪河相通相連的平天湖,同樣也因李白的《秋浦歌》而得名。歷史上的平天湖水質優良、美不勝收。2010年8月,市二屆人大常委會在開展水環境調研時發現平天湖也存在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夏季高溫時節,部分湖面有藻類繁殖,如不控制,有蔓延之勢。市二屆人大常委會在向市委報告后,隨即啟動監督程序,增加年度監督議題,專門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平天湖、清溪河上游環境整治情況的報告》,並向市政府發出了《審議意見》。要求政府盡快採取得力措施,從源頭控制污染。同時完善配套設施,開展綜合整治,確保恢復備用水源水質。
此后連續兩年,市二屆人大常委會“咬定青山不放鬆”,每年就此項工作開展跟蹤督查活動。 時至2013年10月,市三屆人大常委會在前兩屆監督工作的基礎上,又一次創新工作方式,召開平天湖、清溪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專題詢問會,先讓常委會組成人員走出會議室,深入河段湖區,實地了解整治工作和水質情況。之后,開展專題詢問。這一連套監督動作在當時進一步增強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整治“一河一湖”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整治后的平天湖
市政府十分重視“一河一湖”水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主動加壓加碼,結合城市建設啟動水系貫通工程,將池州城區的清溪河、平天湖、南湖、豐收湖的水體與長江互聯互通,循環流動,不僅徹底改善了“一河一湖”的水質,也為城市增添了新的旅游景點。如今的清溪河和平天湖兩岸綠樹成蔭、碧波蕩漾,成為池州人休閑運動、放鬆心情的“打卡地”。
池州因水而生,也因水而美。除了“一河一湖”外,多年來,該市人大常委會為保護這一“池”碧水窮盡了監督手段。2019年至2020年,根據全國和省人大常委會統一部署,全市兩級人大常委會上下聯動開展了最嚴厲的“水污染防治法”“土地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跟蹤督查,督促政府及相關部門強化問題整改,做到銷號清零,為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池州段)經濟帶提供了堅強保障。
堅持立法為民不動搖
——讓“池州藍”成為池州標配
自2016年池州市享有地方立法權后,該市市委和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立法工作,始終堅持立法為民理念,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立法選題的重要來源,充分發揮立法引領和保障作用,著力推動事關人民群眾利益問題的解決,著力推動生態立市戰略的實施。
過去在池州,燃放煙花爆竹是紅白喜事和傳統節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尤其是春節期間,主城區上空不分晝夜響徹著刺耳的鞭炮聲,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硝煙味,路面上覆蓋著刺眼的“紅色垃圾”。由此造成的空氣、噪音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日益嚴重,火災事故更是日漸增多,群眾對此反映強烈,人大代表也多次就禁放煙花爆竹提出立法建議。為積極順應代表和群眾的訴求,市三屆人大常委會在報請市委和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同意后,啟動了《池州市燃放經營煙花爆竹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工作程序。在立法過程中,多次召開不同范圍的座談會、專家論証會,征求具體修改建議,三次提請常委會審議。最終在2018年8月召開的池州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表決通過,隨后被省人大常委會批准,並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今年,池州市人大常委會又對《條例》實施情況開展了執法檢查,督查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加碼加壓,堅決防止“死灰復燃”。
市政府高度重視“禁放”工作,採取多種措施,強力推進《條例》的宣傳實施。實踐証明,該《條例》實施效果非常明顯,池州空氣質量連年排在全省前列,廣大群眾感同身受,紛紛為此點贊。現在的池州主城區再也看不到刺眼的紅色垃圾,看到的是更多的“池州藍”“池州綠”。
2020年,該市人大常委會在生態文明建設立法領域又添力作—《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和管理條例》。值得一提的是,該部《條例》填補了了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管理領域地方性法規的空白。
經過海綿城市改造后的池州市主城區濕地公園廣場
跨屆督辦決定不停步
——讓“城市氧吧”終落城區中央
在池州主城區,有一塊緊鄰平天湖面積約4.63平方公裡的黃金地塊。2011年池州二屆人大常委會經過深入調研論証,認為不適宜開發房地產。於是在報請市委研究同意后,在次年召開的池州市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以“大會決定”的形式將此地塊用於建設主城區濕地森林公園。在隨后的幾年中,由於拆遷難度大等原因,決定的落實情況不盡人意,人大代表對此“頗有微詞”。市三屆人大常委會堅持換屆不換干勁,鍥而不舍地開展跟蹤督查活動,督促市政府認真落實“大會決定”。市四屆人大常委會選舉產生后,更是將這項工作作為踐行“三嚴三實”的具體實踐緊抓不放,專門就這項工作開展定期督查,要求市政府盡快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兌現承諾。經過三屆市人大常委會的接力督辦和市政府的接續實干,在2019年國慶節前夕,一座環境優美、大氣婉約的“城市氧吧”濕地森林公園最終展現在池州人民面前。
主城區濕地森林公園一角
用決定決議的形式來保護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自二屆以來,池州市人大常委會充分利用這種形式先后作出了“加快推進杏花村建設”“深化生態檢察”等多項決議決定,並跟蹤督促落實,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作用。
致力環保宣傳不搖擺
——讓生態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環保世紀行”是全國人大系統至上而下每年開展的一項專項宣傳活動。自2005年以來,池州市人大常委會就一直十分重視這項活動,堅持求真務實、創新創優的精神,積極探索人大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三者有機結合的路徑,一以貫之地致力將其打造成人大宣傳工作的一個品牌。每年集中組織新聞媒體記者深入現場明查暗訪、了解生態環境保護實情。並明確提出:要在堅持以正面報道為主的基礎上,敢於亮丑揭短,讓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無處藏身,絕不允許任何企業和個人為池州的生態文明建設抹黑。
2010年7月,“池州環保世紀行”採訪團走進貴池區棠溪某礦山進行採訪時,發現該礦存在嚴重的環境違規行為,在未申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未進行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的情況下,擅自開工作業,且隨意堆積尾礦。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給周邊的群眾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環保世紀行”採訪團對此事給予了真實全面的報道,社會反響較為強烈。經市委研究同意,市二屆人大常委會成立督查組專門就此事開展調研督查,要求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嚴肅開展執法並限期整改。隨后幾天,市人大常委會督查組多次深入該礦區督查整改情況,直到整改到位。
多年來,在“環保世紀行”活動中,像這樣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敢於發聲、敢於亮劍的監督實例還有很多。也正是憑著這樣一股較真精神,“環保世紀行”這項活動逐漸被廣大群眾認可和關注,也使池州人民在持之以恆的生態環保宣傳中逐漸將守護藍天綠水青山視為分內之事,化為自覺行動。
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池州人引以自豪的一張城市名片
發揮代表作用不懈怠
——讓生態顏值變為經濟價值
人大代表作用的發揮是人大工作的源頭活水。從一屆以來,池州市人大常委會就堅持把代表工作作為人大的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常做常新。一方面,該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採取建立組成人員定期聯系基層代表制度、組建代表專業小組、開展優秀代表議案建議評選表彰等創新舉措,激勵廣大代表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事關池州發展的大事要事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盼訴求履職盡職,積極為民代言,把人民群眾的心聲表達出來、反映上去。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和示范引領作用,把市委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等關乎池州未來的發展思路、決策和部署傳遞到基層、分享給群眾,引導和帶動廣大群眾同心同德、合力合拍、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升金湖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國際重要濕地,橫貫池州市貴池區和東至縣。每年初冬,有成千上萬隻候鳥飛躍千山萬水來此“度假”越冬,被譽為“中國鶴湖”“候鳥大食堂”。由於升金湖水面較大、水質較好,歷史上因魚肥蟹壯、日產升金而得名,一段時期內帶動了周邊百姓靠水產養殖增收致富,但同時也因長年養殖使升金湖水體水質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候鳥雲集的升金湖
2017年,池州市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朱青苗等11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升金湖濕地生態保護的議案》,並被列為大會一號議案。當時,這件議案著實讓市和縣區兩級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要保護好濕地生態,必須清除湖面水產養殖,當地老百姓收入必遭影響。如果不清除湖面養殖,長此以往濕地生態必遭破壞,‘候鳥大食堂’終有一日會不復存在。”東至縣政府負責人曾坦言。“一邊是百姓的‘飯碗’,一邊是候鳥的‘飯碗’,實在難以取舍!”一號議案辦理工作一時推進緩慢。
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沒有放棄,一邊主動與市政府商討辦理工作,一邊督促政府加快辦理進度。最終,市和縣區兩級政府下定決心,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補償資金,一方面從並不寬裕的財政資金中拿出真金白銀,作為周邊百姓拆除圍網、退田還湖、退耕還濕、漁民上岸的生態補償和修復資金。同時出台管理辦法,加大湖區巡查管理力度,嚴厲打擊湖區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還升金湖一個水清岸綠,還候鳥一個更大更美的“食堂”。經過幾年的努力,當年的“一號議案”已順利辦結。
“政府為一件議案花了6000多萬資金和大量人力物力,著實讓我沒有想到。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當好升金湖的守護者呢?”該件議案的動議者朱青苗代表多年后提起這件議案仍然心潮澎湃。
這只是該市人大代表通過履職守護生態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從一屆以來,池州市廣大人大代表緊緊圍繞“生態立市”戰略的實施,提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如:一屆人大代表提出了治理清溪河、秋浦河、南湖溝等方面的議案建議,二屆人大代表提出了平天湖水環境整治、礦產資源整合、岸線資源管理等方面的議案建議,三屆人大代表提出了杏花村建設、濕地保護、禁放煙花爆竹立法等方面的議案建議,四屆人大代表提出了非金屬礦產業高質量發展、秸稈綜合利用、黑臭水體治理和管控等方面的議案建議。這些議案建議充分體現了該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保護池州好山好水的不渝初心和強烈責任感。
2020年池州國際馬拉鬆大賽開賽現場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如何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才是關鍵之關鍵。近年來,池州市人大常委會在這方面也作出了積極探索,綜合運用多種履職手段,促進了大健康、全域旅游、休閑體育等產業發展,著力推動將池州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生態高顏值帶來經濟高價值。
池州舉辦的全國綠色運動大會太極拳展示現場
二十年薪火相傳,二十年初心如磐。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池州市人大常委會將在中共池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體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繼續堅守這份初心,以更有力的擔當、更積極的作為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為推進新階段現代化“三優池州”建設貢獻更大力量。(文/汪秀祥 圖/吳旭東 程昭)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