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五朵·安徽紅

日子紅丨淮北市杜集區:“厚重之城”再出發

楊賽君

2021年06月09日06:2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厚重,是這座皖北小城的底色。

這裡,流傳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這裡,是厚重的能源基地。閘河煤田主場區坐落於此,已累計生產原煤4.5億噸,佔淮北市60年來原煤生產總量的近一半之多。

這裡就是淮北市杜集區。

工業基因和歷史擔當,伴隨著生態之殤與轉型之痛。如何把“痛點”變亮點、讓城市“傷疤”轉身成為美麗風景?淮北市杜集區吹響鄉村振興的奮進號角,大膽試大膽闖,用“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的決心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乘勢而上開啟新征程。

朔西湖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 杜集區委宣傳部供圖

生態治理 採煤沉陷區“痛點”變亮點

“深改湖、淺造田、不深不淺種藕蓮”,在淮北市採煤沉陷區,這句精煉的發展口號,老百姓張嘴就來。

煤礦,曾經讓杜集區風頭一時無兩。然而,採煤沉陷區面積大、分布廣,成為了城市最深的傷疤、發展最終的難題、民生最大的痛點。如何讓城市留下記憶,又能讓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杜集區在礦山集街道充分利用“水”和“地”的自然優勢,把“痛點”變成亮點。

杜集區百蓮百荷項目。 杜集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杜集區礦山集街道開渠東路以北、龍昌路兩側的百蓮百荷項目基地,大小不一的湖、塘已具雛形,形成獨特的水、田交錯的場景。用不了多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麗景色便能映入眼帘。

在蓮花種植大棚裡,工作人員培育引進的紅星閃耀睡蓮、印度紅蓮等蓮花新品種,和種植戶一起將剛長成的蓮藕苗移種到荷塘中。“很快這裡將是另一番景象,屆時不僅蓮花綻放,蓮藕、蓮蓬也將成熟。”礦山集街道扶貧辦主任劉乾成一邊嫻熟地處理著手中的蓮藕苗,一邊介紹道。

2020年11月,礦山集街道啟動百蓮百荷項目,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千畝荷花基地。該項目總面積82萬平方米,水域面積45萬平方米,種植太空蓮、王蓮、睡蓮等百余品種,整體布局為“一軸、四產、六區”。一期為核心展示板塊,包括生產展示區、荷花種植、水產養殖﹔二期為主要生產板塊,包括荷花、蓮藕、蓮蓬生產。

據介紹,依托豐富的水域生態資源,未來,礦山集街道將建設成為“農旅+頤養+商業+生產”復合型農業基地,形成以荷花文化為根、鄉村休閑帶動、康養為目的的田園康養小鎮,實現讓“觀光客慢下來,讓休閑人靜下來,讓度假客留下來,讓康養者住下來”的美好願景。

改革創新 “中國名村”暖心又富民

“推掉一堵牆,暖了百姓心”,淮北市杜集區雙樓村是全國開放式村部的發源地。

杜集區高岳街道雙樓村村部。 梅月攝

和很多地方的村部一樣,雙樓村以前的村部也是高牆深院。2008年,雙樓村率先推行開放式村部建設,“拆除一堵牆”“建好八個室(黨員活動室、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民情調解室、計生服務室、村干部辦公室、警務室)”“設立四個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信息發布、政策宣傳)”“打造五個中心(黨員活動、村民議事、便民服務、教育培訓、文體娛樂)”,推倒圍牆,拆除“心”牆,變封閉為開放,變大院為廣場,實現干部群眾無障礙溝通、零距離交流。

如今的雙樓村,在村部二層小樓的東邊又建了一個更大的廣場。“這裡就是了解民情民意的信息集散地,群眾需要啥、有啥難處,都到這裡說說,知道了百姓的所想所願,我們黨支部的工作才能有目標!”雙樓村黨總支書記徐親振說。2010年11月,雙樓村開放式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被評為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最佳創新案例,2016年,雙樓村入選“中國名村”影響力排行榜。

雙樓村大棚瓜果香。梅月攝

雙樓村的開放,其實是被逼出來的改變。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煤礦開採導致全村土地塌陷,群眾生活困難。雙樓村兩委干部帶領群眾冬戰三九、夏戰三伏,硬生生地從煤礦塌陷坑裡造出了4800多畝耕地,開挖精養魚塘1680畝,解決了群眾的生活困難。雙樓村在採煤塌陷綜合治理方面的先進經驗曾在全國推廣。

現如今,小小雙樓村干事創業熱情高漲。村裡統一托管土地,成立鄉村振興公司,農民入股成為股東,蔬果合作社、現代農業生態園、流水養殖項目等產業發展風聲水起。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笑容更甜了。

2020年,雙樓村集體經濟收入109萬元,村子有錢了,發展的成果全員共享,村裡各項服務設施配套完善,干淨整潔的村道,美觀別致的庭院,規范有序的菜園,綠蔭環繞的村舍,還有不遠處的小果園……雙樓村,這個敢為人先的創新小村成為處處皆風景的美麗鄉村。

黨建引領 “高山流水”山村煥新

“窮溝溝,窮溝溝,溝溝難見新媳婦”,這句調侃曾是杜集區石台鎮梧桐村的真實寫照。梧桐村在歷史上曾是漢代梧國所在地,高山流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雖然村子歷史底蘊深厚,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以來貧窮落后,基層黨組織一度軟弱渙散。2015年,梧桐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僅8000元。

梧桐村種植了山楂、榛子等萬余棵果樹。 梅月攝

如何凝心聚力改變山村面貌?梧桐村從黨建引領上找到答案。

鄉村需要領頭雁,梧桐村堅持“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賢”的用人原則,大膽啟用素質高、能力強的年輕干部,並堅持以改變作風建設為抓手,建立考核機制和管理目標責任制,充分調動“兩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

梧桐村黨支部書記孫喬就是返鄉能人之一。他原是一家企業的老板,2018年,放下城裡的企業回到家鄉投身鄉村振興的大潮中。

孫喬帶著梧桐村新一任“兩委”班子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下的“一組一會”建設工作,用真抓實干構建起鄉村治理新格局,有力有效發揮黨員、鄉賢在鄉村事務中的積極作用,為鄉村振興奠定扎實牢固的基石。

從清理整頓集體“三資”專項行動開始,到美麗鄉村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再到採取“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創新形式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短短幾年,梧桐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裡的老百姓嘗到了甜頭,積極參與鄉村共治。

“要實現鄉村振興,首先就要讓村民們有看得見、夠得著的目標,有真真切切的盼頭,把大家的熱情點起來,把干勁鼓起來,這樣才能熱火朝天地干起來。”孫喬感慨道。

杜集區桃子採摘。 梅月攝

如今提到梧桐村,山間潺潺流淌的山泉和層層疊疊的梯田,已刷爆市民的朋友圈,成為網紅避暑親子游勝地。每到周末不少淮北市民便駕車旅游打卡。2020年,梧桐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突破50萬元的新跨越。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

“歷史上,杜集區是功勛之區,負重而行﹔轉型途中,杜集區是奮進之區,沒有退路可言﹔未來,杜集區是希望之區,大有可為。”淮北市杜集區委書記姜穎介紹,位於四省交界處的杜集區正懷揣鄉村振興的夢想,融入長三角,聚合力、強內力、增活力、引外力,在廣袤大地上奏響鄉村振興的最強音。

鄉村振興路上的杜集畫卷,將會更加美麗! 

(責編:吳西露、宮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