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管理是慢性腎臟病治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很多腎臟內科醫生都將其放在和藥物治療同等的地位,“管好嘴、邁開腿”不單對於糖尿病患者,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也甚為重要。不過,在腎病患者中還存在著三大常見的飲食誤區。
誤區一:腎病患者隻能吃素?一些腎友在確診腎病后就自發吃起素來,肉蛋奶不吃。結果腎病沒有控制好,反而很快就出現了貧血、乏力、精神不濟、睡眠質量差等營養不良的表現。
其實,動物蛋白質富含無機鹽、鐵、維生素B12、維生素B1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再差的腎功能每日補充1至2兩精瘦肉也是必需的,如果確實不喜歡食用動物蛋白,那麼每日應該補充適量的豆制品。
誤區二:腎病不能吃豆制品?大家都知道,蛋白質包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大豆雖然是植物蛋白,但其蛋白含量非常高,每100克黃豆含蛋白質36.3克,多於同等重量的豬瘦肉和牛肉(分別含蛋白質16.7克和20.2克)。因此,其和動物蛋白一起被稱為優質蛋白。
有蛋白尿的腎友,建議以優質蛋白為主,因此是可以食用豆制品的。但要注意的是,豆制品種類很多,黃豆、黑豆和青豆及其豆制品屬於優質蛋白。而綠豆、紅豆、豌豆、蠶豆、芸豆屬於澱粉豆,營養價值等同於普通糧食,腎友們選擇時一定要注意。
誤區三:尿蛋白越多越應該多補蛋白質?很多腎友認為尿中蛋白丟失多了,就應該多吃、多補。然而,隨著蛋白質攝入增多,尿蛋白漏出的量也增多,腎臟呈現高濾過狀態,腎臟負擔加重,腎功能減退加快,也就是說吃的蛋白質越多、漏的越快、腎損傷越嚴重。
目前腎病患者推薦低蛋白飲食,即在保証足夠熱量(30-35kcal/kg·d)的情況下,限制蛋白的攝入。同時,隨著腎功能的逐漸下降,對蛋白質的攝入要求更加嚴格。慢性腎臟病第1、2期開始就宜減少蛋白攝入,一般推薦蛋白0.8克/公斤/天﹔慢性腎臟病3期,推薦蛋白0.6克/公斤/天,並補充復方α酮酸片﹔慢性腎臟病4-5期,病人應更嚴格限制蛋白,推薦蛋白0.4克/公斤/天,並補充復方α酮酸片。在蛋白飲食中,約50%蛋白應為高生物價蛋白。
文/劉翠萍(北京老年醫院)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