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若干措施 進一步優化全省營商環境

2021年06月04日07:32  來源:合肥晚報
 
原標題:打造“皖企通”平台 建設線上“國際客廳”

支持通過早餐會等形式,暢通政企溝通渠道﹔鼓勵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做金融服務方案﹔推動更多事項“高效辦成一件事”……近日,安徽省出台若干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將打造“皖企通”服務平台,創新建設安徽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線上“國際客廳”。

【為企紓困】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

從今年3月底以來到5月底,蕪湖市連續開展了多場政企“暢聊早餐會”,充分傾聽企業聲音,切實了解企業所盼。東方雨虹在全國布局了42大生產研發物流基地,其中蕪湖生產基地是華東核心工廠,亦是全國三大核心工廠之一。作為第三場早餐會的座上賓,蕪湖東方雨虹總經理李佳經歷了“兩個意想不到”。

一方面是“動真格”。對自己提出企業發展加快市場需求增大,需盡快解決項目用地,加快擴充產能的問題,蕪湖市領導直接批評了相關人員,認為因為政府“動作慢了”制約企業發展就是“不作為”。另外是“速度快”。會后,相關部門直奔現場辦公,考察情況聽取意見,第二天開展全面座談研究,拿出了兩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為了創新開展多元化企業家服務,今后,類似於這樣的早餐會有望越來越多。安徽省將對標借鑒南京市“企業家服務日”等做法,支持各地、各有關部門通過早餐會、創意會、座談會、企業家大會、高端論壇、設立企業家活動中心、聘請優秀民營企業家擔任經濟發展顧問等多種形式,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充分傾聽企業聲音,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切實了解企業所需所盼。

【創新舉措】打造“皖企通”服務平台

按照最新計劃,安徽省將對標杭州“親清在線”平台,依托“皖事通辦”平台,打造“皖企通”平台,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探索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構建惠企服務新模式,實現政策動態管理、服務精確推送、訴求快速處理、政策及時兌現、數據輔助決策等。

借鑒青島“國際客廳”模式,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建設安徽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線上“國際客廳”,打造具備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服務功能的線上平台,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各國企業、商協會及有意對接國際的中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推動我省與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

另外,借鑒海爾卡奧斯等國內優秀平台模式,支持引導省內制造業或信息服務業頭部企業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賦能生態圈中小企業,推動更多要素和資源在平台充分耦合、互動和對接,提供用戶、企業和資源之間零距離接觸及無感式服務。

【便利融資】鼓勵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做金融服務方案

近年來,合肥市推動財政金融杠杆聯動,創設民營企業紓困基金、信保快貸、合肥快貸等各具特色的金融產品。以2020年為例,小微企業獲貸戶數26.75萬戶,同比增長了52.16%﹔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8.59%,獲得信貸更加便利。

今后,類似這樣的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的做法,將有更大層面的擴容。一方面,安徽省將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服務支持力度,重點增加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企業中長期信貸支持,提升制造業貸款總量佔比。

同時,持續加大中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提升至不高於各項貸款平均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內,探索推廣“園區貸”業務,鼓勵引導全省各銀行保險機構為掌握“專精特新”技術、參與“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的小微企業量身定做金融服務方案。

【政務服務】推動更多事項“高效辦成一件事”

推出“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市縣平均承諾辦理時限壓縮至1.7個工作日,比2019年壓縮59.7%﹔“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9.99%,“全程網辦”佔比99.6%……近日,在一份權威評估報告當中,合肥市在32個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指數評估中名列第四。

這是安徽省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能的縮影。接下來,全省還將加快政務服務事項標准化建設,實現同一政務服務事項在不同層級的編碼、名稱、類型、依據統一,完善清單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政務服務事項及時更新、線上線下標准統一,推動線下政務服務大廳服務標准化、規范化建設。

此外,對標南京市“一件事一次辦”,重點圍繞出生、人才就業、不動產登記等高頻事項,推進“一件事”全流程優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實行一次申請、聯合辦理、統一回復,推動更多事項“辦好一件事”“高效辦成一件事”。(記者 方佳偉)

(責編:關飛、李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