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安徽省鳳台縣鳳凰文化廣場,花鼓燈舞蹈《車輪滾滾》,博得市民陣陣掌聲。
《車輪滾滾》是鳳台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最新自編自導自演的花鼓燈群舞,以舞蹈的表現形式,重現了戰火硝煙的歲月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軍民團結一家親,奮力抗爭並取得最終勝利的偉大壯舉。這是鳳台縣用活“非遺”文化,講好黨史故事的特色做法之一。
鳳台縣是全國花鼓燈藝術之鄉,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鳳台花鼓燈和推劇、淮河大鼓等多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黨史學習教育之初,鳳台縣就組織文藝小分隊,深入基層挖潛,查尋史料研討,將紅色元素融入“非遺”文化節目創作中,依托典型的黨史故事和地方紅色資源,寫好劇本,講好故事,演好劇目。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花鼓燈舞蹈《鼓舞春風》《黃河》《晨光》、淮河大鼓《書記認錯》、推劇小戲《永恆之光》等一批紅色“非遺”劇目火熱出爐,搬上舞台,搬進社區廣場、街頭和村頭,進行巡演和展演。如花鼓燈群舞《鼓舞春風》,以時代之鼓,舞動時代之春風,展現了一代代淮河兒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奮斗、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故事﹔推劇《永恆之光》,主要講述了以胡之光為代表人物的鳳台早起黨組織和共產黨員艱苦卓絕、不畏犧牲開展革命活動的感人故事。
“咚咚咚——咚咚咚——江淮大地秋風爽,鳳台農民耕種忙。故事發生在七七年,聽我慢慢說其詳……”在鳳台縣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文化廣場,一人一鼓一板,省級“非遺”淮河大鼓傳承人彭晚學和大鼓書藝人岳仁宣大鼓一敲一開口,立即贏得圍觀的群眾滿堂彩。“《書記認錯》主要講述了我們焦裕祿式的老縣委書記郭新吉聽民聲、解民願,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為民辦實事的一段佳話,通過身邊的典型,教育和感化廣大黨員干部。”鳳台縣文聯主席王安超說。
一直以來,鳳台縣都把“非遺”文化資源作為最響亮的“文化名片”來打造,不斷對花鼓燈、推劇、淮河大鼓等劇目及表演形式進行豐富和創新,讓傳統文化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更加貼近群眾的生活。78歲的張士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從事花鼓燈藝術表演已有65個年頭,張士根說,歷代鳳台花鼓燈傳承人都在不偏離傳統的基礎上去不遺余力地推陳出新、創作精品,讓花鼓燈這一古老藝術綻放出新色彩,更具時代特色和多樣性,比如近兩年創作的《蘭花嫂》《八月桂花》等幾個具有鮮明時代感的花鼓燈劇目,不僅多次獲得國家級專業大賽大獎,還被搬上了央視熒屏,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高度好評。
在做好傳承與創新的同時,鳳台縣堅持讓“非遺”文化走入千家萬戶,讓人民群眾在非遺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保護成果,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在鳳台縣,一年四季,無論是在公園、廣場,還是在村頭、路口,花鼓燈、推劇、淮河大股的鑼鼓聲常常不絕於耳,特別是花鼓燈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廣場舞舞種,在人民群眾心中扎下了根。在鳳台縣乃至淮南市,花鼓燈、推劇都是大型晚會的必備演出項目。在鳳台各個村級文化中心,花鼓燈、推劇表演更是舞台上的主力軍。
特別是今年黨史學習教育啟動后,鳳台縣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精心組織,充分發揮好“非遺”文化影響,積極佔領文化陣地。通過匯報演出、巡演、送文化下鄉、廣場演出和進校園等形式,弘揚革命傳統,傳播優秀文化。鳳台縣推劇團演員王克影告訴筆者,在“送戲進萬村”活動期間,平均每天要跑兩個村演出兩場,雖然辛苦,但老百姓喜歡,就值得。
據統計,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鳳台縣已組織送紅色“非遺”文化下鄉演出達140余場次,進一步地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黨史故事和紅色記憶深深地植根於群眾中間。(郝秀杰 徐艷友)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