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五朵·安徽紅

映山紅丨“皖南川藏線”:守山養湖護風景 好水好林好生活

李希蒙

2021年04月14日06:3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皖南川藏線”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境內,這裡有汀溪的水墨丹青,也有儲家灘的朦朧俊逸……

來自安徽宿州的徐明一家,利用今年清明假期,第二次踏上了這條“天路”。雖然不是第一次來,但峰回路轉間,依然新鮮感十足。

近年來,隨著自駕旅游的興起,這條建在山區、沿途美景眾多的高山公路著實火了。

徐明眼中的好風景背后,是沿線百姓對這片山林的日夜守護。

航拍青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人民網 李希蒙攝

從“砍林人” 到“看林人”

春天樹木抽出的新芽,像是給路旁的大山鋪了層淡青色的毯子,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盡是嫩綠色。

在桃嶺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等了盞茶功夫,一個腳踩解放鞋、肩挑扁擔的身影出現在路口。

眼前人名叫胡厚興,家住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桃嶺村,“皖南川藏線”上的網紅景點“桃嶺六道灣”就在境內。

胡厚興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和這片大山的故事。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隨著村裡通往外界的道路修通,當地很多百姓上山砍伐樹木,銷售木材,胡厚興作為其中一員,也因此富過一陣子。可好景不長,隨著木材資源消耗殆盡,生活又回到了往日的清貧中。

2014年,胡厚興被識別為貧困戶。

“那時候不懂得資源寶貴,等沒了,再后悔都晚了。”提起當初村民上山砍樹致富、又因資源匱乏致貧,胡厚興唏噓不已。

2017年8月,涇縣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長制”改革,村裡結合國家政策,從本村貧困戶中聘請了10名生態護林員,胡厚興便是其中之一。那一年,他這個曾經的“砍林人”便成了“看林人”。

自身的經歷,讓胡厚興格外懂得自然資源的寶貴。胡厚興所管護的3000畝山林中,大部分是國家生態公益林,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日常防火、防盜挖珍稀植物。雖然工作難度不大,但對責任心要求很高。

“有事沒事,我就在家門口的山上轉轉,這麼多年下來,養成習慣了。”如今,靠著種茶和在景區銷售自家農產品,胡厚興成功脫貧,但這護林員的工作,他卻說什麼也不想丟。

“山林要有人看護,不然哪有這麼好的風景,能吸引來這麼多游客啊。”胡厚興如是說。

“皖南川藏線”桃嶺六道灣。人民網 李希蒙攝

從荒草山到“花果山”

沿著“皖南川藏線”,一路行至寧國市境內,路旁的青龍灣景區,湖水像一塊翡翠嵌在群山中,煙波浩淼、碧波蕩漾。湖邊2000余畝落羽杉林,每到深秋時節,就像一片連綿的紅綢披在水庫旁,紅杉綠水,好似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2004年,這裡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而青龍灣作為生態環境重點保護區域,水體及周邊環境保護一直是寧國市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初市裡把周邊的工業項目全部叫停。得益於當時的保護,如今收益漸漸顯現了出來。”寧國市文旅局副局長李慶華說。

隨著“皖南川藏線”旅游線路的火熱,青龍灣湖水清澈,周圍風景秀美,吸引著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而落羽杉林邊,“世京果園”的導引牌,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詢問中得知,25年前,彭世京帶著一家五口,搬到了離村子兩裡路外,靠著種植優質水果,搞起了創業。經過不懈努力,昔日這片雜草叢生、一片荒涼的小山溝,如今變成了生機勃勃,擁有100多種水果品種的“花果山”。

世京果園內書吧一角。人民網 李希蒙攝

游客多了,世京果園這座“花果山”也跟著火了起來。

如今,昔日單純種植水果的“世京果園”,變成了集特色水果採摘、民俗節慶體驗、特色小吃品嘗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綜合文旅項目。

果園內昔日的破舊牛欄經過創意改造后,成為大受歡迎的的牛欄茶吧,還修建了登山游步道、兒童樂園、民俗博物館、書吧等設施,其中木屋餐廳、風情民宿可一次性可接待500人就餐、120人住宿。

“如果不是當初對環境的保護,就不會有今天果園生意的紅火。”彭世京說。

“相較於5年前我第一次來,這裡山更綠了、路更寬了、天更藍了、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了。”回憶起“皖南川藏線”這幾年的變化,徐明感慨萬千。

(責編:關飛、宮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