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區家家景園社區探索法官進網格 巧解居民煩心事 

2021年04月01日14:1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據安徽日報客戶端消息 家家景園社區是一個以純物業小區為主的城市社區,轄區內共有住宅小區18個,入駐10家物業公司,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小區基礎設施老化與業主需求不匹配,許多問題僅依靠物業自身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難以解決,加之部分業主和物業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使得小區矛盾頻發,重大不穩定事件隱患時有發生,社區基層治理難度逐年加大。

如何面對復雜多元的矛盾糾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下行業單位各自的優勢,強化訴源治理,為此,社區另辟新途解決難題,在黨建物業聯席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法官進網格”做法,依托小區議事平台、物業聯席會議等措施,有效化解業主和物業之間的矛盾,更好地推進社區基層治理。

供水管網破損,小區門面突然停水

鳳凰城二期小區位於淠河路與潛山路交口,2005年8月建成並交付,小區開發企業為安徽萬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目前物業服務企業為安徽喜洋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該小區建成時間較早,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導致門面房管網一直未出戶,由物業公司一直代為收繳,小區內整個管網破損嚴重,無法進行維修,造成小區門面房2年來水損高達50萬元左右。

物業公司在2019年6月份發現小區內損水嚴重后找到業主進行協商,希望能將水損分攤至每戶予以承擔,業主未同意后,物業將情況提交鳳凰城小區業委會。業委會與物業公司多次協商,但由於業委會的相關規章中規定動用公共收益需召開鳳凰城小區業主大會表決,鳳凰城小區共4期,分屬於三個社區且是4個不同區域的獨立小區,手續過於繁瑣,無法保証達成一致意見,導致公共收益難以使用的局面。

“小區議事會”制度有效化解矛盾

社區在了解到具體情況后,為了避免矛盾激化,針對二期門面水損問題提出兩步走方案:第一,及時止損,聯系專業公司測算供水管網大概改造費用預算﹔第二,全面梳理商業門面水表水損明細賬目及相關數據和明細。利用小區議事會平台,召集多方代表,多次商討管網改造方案、水管改造費用承擔明細、水管改造預算開標公司名單、確定閘閥規格型號和管材適配的厚度、品牌以及水表型號、水表箱厚度、管道厚度等具體事項。

探索法官進網格,巧解居民煩心事

為了徹底解決二期門面水管改造相關問題,社區在2021年1月19號來到鳳凰城二期業主之家再次召開調解會議。與以往調解不同的是,這一次家家景園社區利用“法官進網格”契機,邀請了蜀山區法院民一庭法官佔峰及調解中心法官助理余芮到業主之家參加此次調解。

在認真聽取事情來龍去脈后,佔峰分條縷析歸納了雙方爭議焦點,並針對性地給出了司法建議。對業主反映的水管漏水維修問題,佔峰向業主解釋了《民法典》關於公共維修基金使用程序的特別規定,建議業主通過正當途徑進行維權。通過佔峰耐心的調解,讓原本相互對立的物業公司與業主矛盾得到了弱化,為后期雙方進一步達成調解協議創造了可能。

在社區、法院的共同調解下,此次會議參與各方達成共識:門面房管網改造由喜洋洋物業先墊付出資改造。管網改造后,喜洋洋物業墊付水損金額根據實際票據據實匯報審核。喜洋洋物業墊付的水損金額及墊付管網改造由物業繼續按照5.2元/噸向門面房業主收取,直到全部收回。若后期更換物業,新物業需要一次性結清門面房水管改造及喜洋洋物業墊付的水損剩余部分。后期若遇到供水集團統一水表出戶,需門面房業主結清門面房水管改造及喜洋洋物業墊付水損剩余部分方可出戶。

多方聯動 深耕社區基層治理

此次鳳凰城二期門面房停水事件,社區充分發揮網格法官專業特長,持續深入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形成多方參與、多元共治、多點聯動的訴前糾紛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解決在網格內。

此次糾紛情況復雜,社區調解方法以“巧”字當先,講究工作方法,在基層調解工作中,不僅要依照法律條文,更要帶著感情和溫度,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穩定雙方情緒,獲得雙方信任,再通過“法官進網格”這一舉措,邀請法官釋法明理,達成共識。保証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真正將矛盾化解在網格中、將糾紛止於未訟﹔真正發揮就地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作用,使轄區訴源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此舉也消除了小區多年的疑難雜症和群眾的“痛點”,讓社區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倪穎 徐靜 季雲岡)

(責編:范曉琳、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