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費者權益保護 安徽法院五年審結一審案件超十萬

2021年03月15日11:3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3月15日電(韓震震)5年審結涉消費者權益一審案件106427件,案件數量年均增長率17%……3月15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通報了全省法院2016-2020年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狀況。

通報稱,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5年來,安徽法院堅持以執法辦案為第一要務,依法履行審判職責,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涉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件,辦案數量不斷增加,審判質效持續向好,司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作用日益彰顯。

據統計,5年來,安徽全省法院共審結各類涉消費者權益一審案件106427件,其中民事案件104448件,刑事案件1597件,行政案件382件。案件呈現數量逐年上升、糾紛涉及范圍廣泛、維權重點相對集中、網絡消費糾紛案件明顯增加等特點。

數據顯示,2016年安徽全省法院共審結涉消費者權益一審案件14325件,2017年審結19594件,2018年審結21489件,2019年審結24439件,2020年審結26580件,年均增長率17%。

對於案件逐年增長的原因,通報稱既是因為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持續增強,也因為消費者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同時國家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力度持續加大,也讓消費者通過訴訟維權的信心增強。

從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信息看,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是民事案件消費者維權的重點,全省法院5年共審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71820件,佔涉消費者權益民事案件總數的68.76%,主要涉及開發商逾期交房、逾期辦証、房屋質量、隱瞞房屋真實情況等。

隨著網絡消費的迅猛發展,安徽全省法院受理的網絡消費糾紛案件不斷增長,涵蓋網絡購物、在線教育、直播打賞、虛擬商品、共享汽車、單車等多領域。

此外,“職業打假人”在安徽提起的訴訟也有上升趨勢,訴訟主要集中在食品、藥品領域,訴訟標的少至幾百元,多達數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索賠事由主要是商品包裝標識不全或存在涂改,以及商品超過保質期限、成份標注不實、預包裝食品標簽標識違規等。

(責編:吳西露、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