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附一院:第四代“達芬奇” 合肥“上崗”

2021年03月13日16:5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3月13日電(周坤)3月13日,記者從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了解到,該院日前完成了安徽省第一例由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實施的手術,如今患者已經順利出院。

安徽省第一例由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實施的手術。中國科大附一院供圖。

時間回到3月4日上午,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一台泌尿外科“左側腎癌根治性切除+腎門淋巴結清掃”手術正在進行中。與傳統的手術不同,沒有三四個醫生圍在手術台前操作,而是由手術台上方一位“三頭四臂”靈巧地伸縮轉動自己的“頭”和“手臂”為患者手術。

它就是被醫護人員親切稱為“大奇”的世界上最新的第四代“達芬奇 Xi 手術機器人”。不過,“大奇”的一舉一動,都在該院泌尿外科主任肖峻的掌控之中。

在離手術台3米遠的地方,肖峻通過操作平台“駕駛”這台手術機器人,隻見他雙手控制2個操作杆,雙腳控制7個腳踏板,系統傳感器隨即同步將操作指令傳輸到手術台上方的機械臂,一切操作按指令進行。

在“大奇”的輔助下,該院泌尿外科團隊不到2個小時完成手術,術中出血僅 50ml。術后三天,患者出院回家休養,后期將繼續接受腫瘤靶向治療。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安徽省第一例由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實施的手術。

“通過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精准手術,為患者下一步的治療打下了良好基礎。”肖峻介紹,由於泌尿系統解剖學上的特殊性,一些復雜的泌尿外科手術往往難以掌握,但通過“達芬奇”可以化繁為簡,“手更巧、眼更明,是最新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相較於以往機型最明顯的優勢。”

原來,“大奇”的手臂較老機型更加纖長,有7個自由度,活動范圍更大。在人手無法到達的區域,手臂可在 360 度的空間下靈活穿行,自動濾除人手抖動,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定性及精確度,特別是大奇手臂的轉腕優勢,解決了泌尿外科手術深部操作的難題,切除部位 " 刁鑽 " 的腫瘤也更游刃有余。

不僅如此,和前一代機器人相比,“大奇”的成像功能更加強大,可提供放大 10 倍的三維高清立體成像,且自帶智能圖像處理功能,使手術視野更加清晰、逼真。同時,成像系統具有多角度自動切換功能,使得腫瘤全方位無死角地暴露在外科醫生的視野中。

正是有了“大奇”這樣的最新一代達芬奇機器人的輔助,患者手術中的臟器損傷和出血量會明顯減少,術后並發症也會隨之減少,術后康復也會更快。

據介紹,該院還將它用於普外科、婦科、胸外科、心臟外科等外科手術領域,為更多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救治。 

(責編:劉穎、宮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