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碭山:傳承雷鋒精神 彰顯教育力量

2021年03月09日16:1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3月5日,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實驗小學的國旗下,響起孩子們清脆的歌聲。這一天,碭山縣教育局在全縣中小學正式啟動“學雷鋒”活動。

言傳身教 老師成為孩子好榜樣

育雷鋒,教師言傳身教﹔做雷鋒,教師身正為范。在碭山縣,教師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們的好榜樣。

3月2日上午,碭山縣關帝廟鎮居民侯雲龍送來一面寫著“拾金不昧”字樣的錦旗,感謝撿到價值3萬余元錢包的紅旗中學老師范東攀。面對贊譽,范老師腼腆地說了一句:“我是老師,應該的。”

2019年10月21日下午,碭山縣曹庄鎮居民陳秀芝來到魏廟學校,將一面印有“當代雷鋒,助人為樂”的錦旗送到了段梅芝老師手中,感謝段梅芝在她發生車禍的危急時刻,能義無反顧地伸出援助之手。

“有雷鋒老師,才有雷鋒學生。”碭山縣委教育工委書記馮勇說。碭山縣委教育工委、碭山縣局教育局把黨風廉政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相融合,要求全縣教師把雷鋒故事、雷鋒精神融入學科教學內容中,教化學生提升自己,把做“雷鋒”、育“雷鋒”融入到常規工作中,服務師生,美化心靈,做師德表率﹔把“雷鋒行動”轉化為日常行為,樂於助人,快樂大家,把“雷鋒名言”樹立為生活觀念,愛憎分明,不忘初心,做道德模范。

爭先恐后 學生做好事爭做“小雷鋒”

學雷鋒,學生入耳入心﹔做雷鋒,學生爭先恐后。

2021年1月13日,在碭城第三小學出現了暖心的一幕,碭山縣城李淑珍夫婦捧著“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來感謝六年級二班學生吳易遠。

2019年3月19日,碭山縣玄廟鎮董永志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劉新庄學校,感謝對滿臉是血、身上有傷、暈倒水溝裡的自己出手相救的“小雷鋒”。董永志老人緊緊地握著九(1)班的陳卓越、朱夢陽和王坤三位同學的手激動地說:“是你們救了我的命啊。”

2018年2月27日下午,碭山市民汪戰國來到碭山中學,當他接過裝滿現金和各種証件的錢包時,摟著拾金不昧的學生房科臣的肩膀感慨地說:“我自己都放棄了,沒想到你幫我找回來了,還是我們碭山中學教育的好啊。”

“學雷鋒,就是美德的內化﹔做雷鋒,就是小善的踐行。”碭山中學特級教師、積極班級建設策略的探索者黃東亞老師說。

日前,碭山縣各中小學都立足校情,創設了“學雷鋒,做雷鋒”的活動載體,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實驗小學的“紅領巾爭星章”、碭山六中的“學生志願者服務站”、碭山中學的“積極成長存折”、碭城第一小學的“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志願服務、碭城第三小學的“綻放最美自己”的課后服務、碭城第一幼兒園的“雷鋒小喇叭”等,讓青少年兒童在豐富多彩的“雷鋒”體驗中生成“雷鋒精神”,養成“雷鋒”習慣。

“一直以來,雷鋒精神都是校園文化的基本內容之一,引領著師生去做好身邊事、服務好身邊人﹔學雷鋒是教師師德建設與學生德育建設的重要載體。”碭山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勝利介紹,碭山縣將把“學雷鋒”活動貫穿教育始終。全縣各學校將以主題班會、講雷鋒故事、國旗下講話、主題黑板報、主題手抄報、主題宣傳欄等豐富多彩的方式,引導廣大學生自覺以雷鋒為榜樣,以雷鋒精神為養分,爭當新時代“小雷鋒”,讓雷鋒精神永遠傳承下去。(楊賽君 岳遠輪)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