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羊肚菌種出好“錢景”

2021年03月09日15:4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春回大地,草木萌發,正是鄉村洒種育苗的“黃金時段”,而在安徽省金寨縣全軍鄉前龍村生態循環種植基地,高科技保溫大棚裡的羊肚菌卻正進入豐收的好時節。前龍村的第一批羊肚菌破土而出,陸續進入成熟期,長勢喜人,即將新鮮上市。

3月4日,筆者在兩面青山相望中間的大棚基地看到,工人們有的忙著採摘,有的負責晾晒、鋪排、烘干、裝袋,剛剛採摘的新鮮嬌嫩的羊肚菌菇被整齊地碼放著。

“羊肚菌屬於高端菇,號稱‘菌菇王’。昨天,當地的農產品電商剛從我這拿過一批貨,現在干品供不應求哦!剛採摘回來的新鮮羊肚菌需要當天烘干裝袋,國內銷售市場主要為北上廣一線大都市,外貿銷售主要以歐美市場為主。”安徽莫荒田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全軍鄉前龍村生態循環種植基地負責人丁紅玲一邊干練地指導工人們採摘分裝羊肚菌,一邊快言快語地介紹市場行情,忙得不亦樂乎。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因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其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有“素中之葷”的美稱。如今,小小羊肚菌,正成為金寨縣全軍鄉鄉村振興的新亮點,丁紅玲,也因成功種植羊肚菌,成為當地有名的“羊菇娘”。

在全軍鄉前龍村羊肚菌種植大棚裡,一簇簇羊肚菌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破土而出,菌香沁人。“這批是2020年10月底播種的,也是我發展羊肚菌種植基地迎來的第一個豐收年。這兩天趁著天氣好,我們准備全部採收上市。”丁紅玲拿起一朵羊肚菌向筆者介紹道,“羊肚菌對環境要求高,土壤裡稍微有農藥化肥等殘留都不會出菇。滅除虫害完全依靠物理方法。你看,羊肚菌菇帽呈黑色,菇腿呈白色,菇紋完全打開就是可以採摘的成熟羊肚菌。”

“我們每個人每天可以採摘8桶菌菇,老板給我們按天算工錢,一天100塊,我們很滿意!”正在大棚裡採摘的朱培秀一邊擦著汗,一邊告訴筆者。得益於羊肚菌產業的良好發展,前龍村的不少群眾在家門口成了“上班族”,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的夢想。基地長期聘用當地群眾參與羊肚菌的管護、採摘等工作,在用工高峰時期,每天吸納30多人就業。

目前,丁紅玲的羊肚菌基地吸納務工人員210人,固定員工22人負責日常管理,支付農民工工資近18萬元,預計年產羊肚菌10萬斤,產值約1500萬元,帶動當地20戶脫貧戶戶均增收1.5萬元,充分調動了脫貧戶、邊緣戶產業致富的積極性,推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羊菇娘”丁紅玲信心滿滿地計劃再流轉土地並種植羊肚菌1000畝,指導、帶動農戶種植羊肚菌2000畝,真正實現羊肚菌萬畝種植基地,並實行產品回收,有效組織對外銷售,形成公司基地種銷一體化。

金寨縣全軍鄉轄6個行政村、村民11162人,總面積10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8862畝,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鄉鎮。全軍鄉黨委書記黃正先指著青翠山巒下連綿成片的大棚說:“發展生態特色農業,是鞏固脫貧、致富群眾、振興鄉村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脫貧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近年來,我鄉將有限的存量土地資源成功轉化,把秀美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特色產業優勢,夯實‘能人回歸’工程,引進龍頭企業流轉土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

採訪中,全軍鄉副書記鄭儒翰告訴筆者,全軍鄉天然氧吧的良好生態,吸引來莫荒田公司2020年嘗試大棚種植食用菌並一舉成功,給該鄉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堅定了全鄉發展生態農業的信心。現在,全軍鄉千畝大棚成為綠色田野上一道特別的風景,不僅生動詮釋了頗具泥土氣息的“大棚經濟學”,也奏響了鄉村振興的華美樂章。 (徐緩 單姍)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