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脫貧攻堅“路”先行

2021年02月24日10:0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在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皖南川藏線旅游公路上,盤旋向上的車道如銀色絲帶般鑲嵌在山林間,這裡載著游客前往楊家坪村旅游、買高山茶的車輛不斷。

楊家坪村是溪口鎮海拔最高的村落,平均海拔在530米左右,以前從村裡走到鎮上,隻能靠翻山越嶺,走羊腸小道,運輸物品全靠肩挑人扛,客商不願來,產品出不去。如今,出山公路為村民打開山門,成了接通外銷內運的致富“捷徑”。

要想富,先修路。2013-2020年,宣州區大力發展交通助力脫貧攻堅,共投資38401萬元,實施農村道路硬化工程1242.371公裡,受益人口86.4萬人,受益貧困人口3.0797萬人。全區較大自然村3840個,其中,3838個通硬化路。

“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安全便捷、客車到村”的交通條件,引領宣州區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村村通公路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宣州區洪林鎮鴿子山村宣城胡桃水果種植家庭農場採摘園,高產優質的藍莓、水蜜桃等水果,平整硬化的村道直通採摘園。這條6.6公裡長、6米寬的鄉村道路,一直通至村口的柏油路,如今成了鴿子山村振興發展的新通道。

2016年該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胡少南的胡桃水果種植家庭農場,高品質的藍莓、桃子讓不少外地客商和採摘游客慕名而來,但是通往村子裡的這條幾乎不能車行的路成了橫亙在客商和游客面前的最大障礙。

“這幾年,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村的坑窪路、石子路拓寬、黑化,修成了通到村民家門口的‘致富路’。”胡少南的思緒回到了兩年前,“那時,好多客商的車都開到村口了,看到這條路又掉頭回去,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門口的這條土路變成柏油路,現在願望實現了。”

葉東路建成拓寬后,外面的游人進得來,高品質水果運得出去,許多村民還可以在自家門口賣一些土特產,增加了收入。

同樣,在該區古泉鎮桃岱崔村,路的問題也困擾著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大坑摞小坑,一坑接一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首打油詩,道盡了桃岱崔村村民曾經的無奈和辛酸。

2008年投資200多萬元,長達9.9公裡的古紅路全線貫通。道路竣工那天,鞭炮齊鳴,全村男女老少無不喜上眉梢、樂在心頭。緊接著該村金龍路、上崗路等多條道路得以順利完工。

一條條新修的水泥路寬闊平坦,縱橫交錯不斷延伸,連接著日新月異的城市和生機勃勃的鄉村,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動脈”,把歡歌笑語送到各家各戶,也有效帶動了該村產業發展、經濟轉型。

“以前受交通條件制約,村裡的主導產業是種植業,每家每戶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過著靠天收的日子,生活條件能好到哪裡去。”桃岱崔村黨委書記劉芳根告訴筆者。自打村裡“村村通”道路全線貫通后,村裡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改變。數百畝的水蛭養殖基地、千余畝梔子花生產基地……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更讓村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改造建設旅游路 打通景區最后“一公裡

巍峨蔥郁的大山間,來自全國的自駕游車輛蜿蜒穿行、縱橫山水﹔旖旎清澈的南漪湖水光瀲灩裡,天南海北的游客放縱心靈、擁抱自然﹔香氣氤氳的茶海中,採茶姑娘手指輕點,游人不絕,沉醉其中……

近年來,宣州區依托獨有的文化旅游特色,深入挖掘旅游資源,旅游業發展風生水起。為打造“甜蜜小鎮”,實現“全景水東,全域旅游”戰略目標,助推水東鎮群眾致富奔小康,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基礎保障,該區交通運輸局對水東鎮祁梅路進行了“品質示范路”的創建。

位於水東鎮祁梅村的祁梅路於2017年6月開工建設,並於2018年5月順利完成建設並通車,作為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項目,該路段長5.1公裡,路基寬16米、路面寬8米,總投資1800萬元。祁梅路起於龍水路,經張吳村、廟崗、祁梅村、上河村,終點是親心谷景區停車場。如今,該路段綠化帶寬8米,以水杉和新種植櫻花為主,另外栽植一些灌木及色帶。該路段不僅是親心谷文化旅游項目對外連接的唯一通道,更是通往親心谷的景觀大道。

在美麗公路創建過程中,宣州區本著“造一條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的理念,將道路建設、道路服務、道路文化、當地人文特色有機結合起來,在凸顯秀美自然風光的同時,也使美麗公路創建成為了地方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推進農村客運發展 村民迎來好日子

2020年10月22日,楊柳鎮楊柳社區村民魏幫鳳早早地來到楊柳鎮政府站,原來這一天楊柳鎮開通了至宣城的公交車。“清一色的新車,干淨漂亮,司機熱心服務,一路歡聲笑語到了市區……”

城鄉之間,漸行漸近。一趟趟公交車成為村民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為昔日偏遠山村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在城鄉公交一體化“紐帶”聯通下,廣大農民在加快鄉村振興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迎來“出門就有水泥路、抬腳便上公交車”的好日子。

近年來,宣州區堅持把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作為推進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助推經濟協調發展。截至目前,宣州區城鄉公交運營總裡程超過170萬公裡,日載客量約6000余人次,已辦理免費卡(老年卡、愛心卡)達14000余張,享受福利性免乘人員日約2000余人次。

“精准脫貧,交通先行,讓鄉村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交通發展紅利。”宣州區交通運輸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聶啟新介紹道,下一步,宣州區將有序開通鎮、村“旅游公交”“特色產業公交”,打通城鄉最后一公裡,逐步形成全區三級客運運輸、物流網絡。加快農村物流三級網絡節點建設,拓展區級客運站物流服務功能,合理規劃客、貨分流線路,設立倉儲、泊車等設施,為郵政、貨運、快遞企業提供貨物、郵件、快件的中轉裝卸、運輸配送等服務,共享場站資源和設施。(王 珊)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