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21年01月31日 第 05 版)
寒假已經開啟,如何讓寒假作業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如何通過科學布置寒假作業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與我們小時候的寒假習題冊不同,現在的寒假作業內容豐富,有閱讀、練字、跳繩、小報、做PPT、做家務,種類繁多。而且,每一項任務都要求“打卡”。我加入了各種作業“打卡”群,孩子每完成一項任務,就要趕緊拍照“打卡”,稍不留心遺忘就會被點名。建議布置的作業更加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不超標、超前、超難、超越現實條件,從而讓作業真正成為孩子的任務,而不是家長的負擔。
——山東省濟南市某家長
除了書面作業,我們現在更注重實踐作業,希望學生們能在實踐中學習,實現“五育並舉”。比如,圍繞傳統節日,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各個年級的寒假作業:一、二年級學生動手制作生肖牛,了解中國牛的精神內涵﹔三、四年級學生通過做花燈、猜燈謎,了解春節和元宵節習俗﹔五、六年級學生動手制作家鄉菜,為年夜飯貢獻一份力量。愛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實踐探究性作業形式新穎、知識延展性強,學生和家長普遍都很喜歡。不過作業布置過程中,也有眾口難調之難,比如,如果要求學生將實踐作業通過自媒體形式展示出來,一些家長會覺得太麻煩,如果不要求,個別家長會認為我們隻布置不檢查,不夠負責。
——安徽省合肥市師范附屬小學老師許治初
【點評】
從機械單調的做題,到豐富多樣的實踐,寒假作業的變化令人欣喜。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意識到作業設計的重要性,將假期打造成學生積累知識、開闊視野、增長生活經驗的好機會。寒假作業最終要取得好的效果,還需要家校之間形成共育的合力。家長不妨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參與、督促、支持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學校在布置作業后,也不必強行要求“打卡”,不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作業是載體,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進步,也折射出家校共育的必要性。期待家校相互理解、加強溝通、共同努力,陪伴孩子度過美好而有意義的寒假生活
(本報記者 丁雅誦)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