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來了,新年的曙光洒在了王灣村的土地上,村裡欣欣向榮的樣子讓一切顯得都那麼美好。”這是元旦假期結束后,亳州市蒙城縣雙澗鎮王灣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陳家義返回村后寫下的第一篇日記的開頭。
在駐村扶貧的近4年時間裡,陳家義寫下了大約10萬字的日記,不僅記載了自己作為一名駐村干部在幫扶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也記錄了王灣村發生的“蝶變”。
1月7日,蒙城縣雙澗鎮王灣村。一條條水泥路四通八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遍地開花,准備去企業務工的村民意氣風發……眼前的場景讓人很難想到,幾年前這個村還是積貧積弱的貧困村,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
2017年,作為亳州市下派的第七批駐村幫扶干部,陳家義來到了蒙城縣雙澗鎮王灣村。雖然做好了思想准備,但村裡的貧困狀況還是超出了陳家義的想象,而鄉親們一雙雙充滿期盼的眼睛更是讓他深感責任重大。
“王灣村沒有集體經濟,特色產業不明顯,缺少致富帶頭人,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這使我深深感到脫貧攻堅任務艱巨,任重而道遠。”在當年5月17日的日記中,陳家義如此寫道,“發展產業是貧困戶脫貧的治本之策。”
王灣村地處渦河北岸,土地肥沃,陳家義帶領扶貧工作隊積極推動“家庭農場+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推動產業做大做強。3年多來,王灣村流轉土地近3000畝,引進兩家農業龍頭企業,成立3家家庭農場,規模以上養殖場6家,帶動30戶貧困戶務工就業,戶年均增收6000余元。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70萬元。
過去幾年來,國家精准扶貧政策如何在王灣村落實落地,都被陳家義寫進了扶貧日記裡。在這些記錄中,既有發展產業、決戰脫貧攻堅的歷程,也有王灣村 “蝶變”的印記。
“村裡合作社的南瓜就要豐收了,每畝收成能達到4000公斤”“最近我和扶貧工作隊要做好全省市際交叉互查和‘縣摘帽’國家驗收准備工作,對脫貧戶、未脫貧戶和一般農戶逐戶進行拉網式排查”“今天我們來到蒙城一中,共同商討助學扶貧的內容”……10萬字的扶貧日記中,陳家義駐村工作的點滴便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除了寫工作日志,我還喜歡寫日記,我喜歡把每天的工作做個總結,方便自己查缺補漏,把工作做得更好。”陳家義說,在日記中,有時候他也會記錄自己的所想所感,“喜怒哀樂都有,最多的欣喜,就是看到鄉親們臉上越來越多笑容時,自己作為一名幫扶干部發自內心的喜悅。”
2014年,王灣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2戶354人,貧困發生率達7.74%。如今,貧困戶已全部清零。
“我們村在已有7個集體發展項目基礎上,又爭取到縣扶持項目資金30萬元,與一家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年增收1.8萬元。”陳家義滿面笑容地介紹,村裡將持續發展產業、拓寬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持續發展后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培植能人大戶,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條,樹立自己品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會把日記寫下去,繼續記錄我們村發生的新變化。”(李錦文 蔣加磊)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