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上榜《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2020年12月30日10:1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的口子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成功上榜。

工業遺產是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見証,也是傳承和弘揚中國特色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具備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口子酒窖池及建筑群。口子酒業供圖

國家認証,千古傳承

濉溪釀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經2700余年。隋唐大運河的開通讓濉溪成了交通樞紐,也為濉溪酒遠銷全國創造了條件。因此,可以說濉溪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酒城。

本次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的口子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共兩處,一處位於口子酒業東關廠區,另一處位於1949年建廠的沱河路老廠區。項目由隋唐口子仙指井、元末明初老窖池和1951年蘇聯風格老建筑群構成,以及釀酒生產工具,包括鍋甑、獨輪車、太平車、酒簍、打糟機、晾糟機等。文物及核心物項保存完好,濃重的工業氣息與悠久的歷史文化完美融合,充滿年代記憶和歲月痕跡,是口子酒業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地下酒庫。口子酒業供圖

科技進步,精益求精

口子窖酒釀造建筑群歷史悠久,承載著濉溪流傳千年的古法釀造工藝。口子匠人秉承“保護優先,以用促保”的理念,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無論是傳承600年的元明老窖池,還是藏滿珍釀的明清地下酒庫,都在口子匠人的精心養護下沿用至今。

入選工信部《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的明清地下酒庫位於口子酒業東關分廠,其中有210壇堪稱“活文物”的小壇酒,是口子窖的“鎮窖之寶”。除了這個明清地下酒庫,口子窖還擁有15處地下窖藏酒庫,藏酒規模達數萬噸之多,是口子窖真藏實窖,跨越時光的寶貴財富。

目前口子酒業有發酵池一萬多條,其中窖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有上千條,口子酒業東關分廠的老窖池就始建於元末明初,至今仍在投入使用。這些長3米、寬2.5米、高1.5米的老窖池,單個體積在12立方米左右。老窖池內窖泥中微生物菌群不斷相互作用,產生了獨特濃郁的窖香,是口子窖酒卓越品質的重要保障。

經歷代口子人精心馴化保養,這些老窖池已延續使用至今達600余年。隨著口子酒業“一企三園”戰略的實施,原酒產能和儲能不斷優化完善,至今口子酒業已實現年產優質原酒3.3萬噸,原酒儲能20萬噸的規模,這其中,每一條老窖池都功不可沒。

除了“硬件”之外,釀酒技藝的不斷革新也是口子窖的立身之本。建廠初期,口子酒業採用的是“大蒸大回”的釀造工藝。隨后,在繼承千百年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自主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技術突破。上世紀五十年代,通過更新生產設備,使原“大蒸大回”操作改為“續渣混蒸老五甑”,出酒率和產品品質大幅提升。到了1998年,更成功推出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復合兼香型”白酒,一舉打破中國白酒香型格局,豐富了中國白酒香型內涵,開啟了兼香型白酒發展的新篇章。

兼香型白酒口味獨特、風格鮮明,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認可。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口子窖酒堅持多糧制曲、多曲並用、多糧釀造,已成為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如果說口子窖釀酒建筑群代表了濉溪乃至中國傳統釀酒業從古至今發展的寶貴遺產,那麼口子窖堅守的古法工藝和代代相傳的極致匠心,則是白酒釀造工業的一筆無形財富。

未來,口子酒業還將以超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標准對項目進行系統改造與提升,力爭將其打造為淮北工業旅游的示范區、濉溪歷史文化的展示區,和企業品牌形象的宣傳區,進一步發揮工業遺產價值,讓大國兼香香飄全國。(許肖)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范曉琳、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