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文旅集團:恰借改革春風力 重整行裝再出發

韓震震

2020年12月29日15:2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揚改革之帆,啟奮斗新程。今年10月10日以來,亳州文旅集團落實中央、安徽省、亳州市有關改革決策部署,立足發展實際,開展以“去等靠要思想、去機關化傾向和去大鍋飯現象”為主題的轉型升級大討論,以思想破冰引領企業改革突圍。

“大討論推動了集團上下革故鼎新、奮起直追的思想覺醒,引發了對經營管理體制與機制的全面改革,激活了廣大職工求真務實、擔當作為的奮斗熱情,也釋放了企業轉型發展、彎道超車的巨大潛能。”亳州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雅浩海說。

“三去”大討論,全員話改革

思想是變革的先聲,是行動的先導。

開展大討論之前,亳州文旅集團黨委通過深入學習、廣泛調研,聚焦祛除“等靠要思想、機關化傾向和大鍋飯現象”三大頑疾,概括出“等待上級發話發文”等9大表現,確立了“完善制度、優化布局、效益優先、風險排查、激發活力和興企有我”6大主題,以及解決“主業不清、發展不快、活力不足”等22個主要問題。

隨后,亳州文旅集團成立工作專班、出台實施方案,召開動員部署會、調度會,建立督導督查機制,同時強調“大討論不搞漫無邊際、不允許走過場﹔要敢於刀刃向內、敢於自揭短處、敢於自我革新﹔要找出行業標杆、找出實現路徑、找出營利方法,高標准高質量推進。

各子公司迅速行動,領導示范帶頭,員工參與熱情高。集團本部和5家二級公司、400名職工,聚焦主題主線開展60場“頭腦風暴”,指出具體問題783條,提出意見建議823條,內容涉及加強黨的建設、優化產業布局、精簡組織機構、完善法人治理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健全薪酬和考核體系、防范化解風險、選人用人、強化經營管理、激發企業活力等多個方面,為全面深化企業改革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和實踐基礎。

乘勢而動,凝聚合力

大討論使亳州文旅集團全體職工提高了思想認識,增強了主人翁意識,效益優先、對標一流、降本增效、開拓市場、比學趕超成為思想主流。

“公司無利潤,員工就無生存。隻有把業績擺在第一位,公司才能發展,個人才能成長。”福壽公司員工茹禹說。

知亳文化公司員工陳利認為,要把“在本位,盡本分”作為對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腳踏實地,認真對待每一位同事、每一項工作。

大討論還揭露了長期制約集團發展的短板弱項。

亳景物業公司員工王東平認為:“集團同質化業務多,物業、酒店、工程管理等業務資源不集中。”藥都國旅員工王海棠認為:“集團現行的考核機制不完善,考核指標粗放、缺乏剛性約束,激勵作用有限。”

大討論凝聚起深化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深化推進改革正當其時。

亳州文旅集團黨委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市場導向,堅持同業合並,堅持“陽光賽馬”,堅持依靠職工,依法依規推進改革。明確子公司發展戰略,區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業務,構建專業化、市場化運營主體。聚焦主責主業,有所為有所不為,關停並轉,持續推進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將薪酬考核、選拔任用與崗位價值、經營業績挂鉤,獎優罰劣。征求職工意見,回應職工關切,充分調動職工參與改革和支持改革的熱情。

系統集成,打通經營管理“腸梗阻”

推動國企改革走深走實,就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亳州文旅集團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強頂層設計,打出“組合拳”,打通經營管理“腸梗阻”,以提升經營管理能力與水平。

著眼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多頭管理、戰略統領不強等問題,亳州文旅集團撤並臃腫機構,集團層面13個職能部門精簡為7個,並裁撤子公司與集團本部重疊的職能機構。

為提高經營效益,解決同質化競爭、業務散小亂、競爭力不強、經營效益低下等問題,亳州文旅集團聚焦主業,按照產業鏈條相近合並的原則,整合優勢資源,將下屬39家子公司重組,保留直屬管理全資、控股公司9家,並按各自規模及業務特點設置相應崗位。

同時,亳州文旅集團將下屬優質資產注入亳州市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經營發展平台以及融資平台,以解決目前面臨的融資困境。

作為此次改革的重點,亳州文旅集團進一步完善薪酬體系,理順集團與子公司職級對應關系,統一薪酬標准,加大績效佔比。強化實績導向,採用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獎懲資金池,“陽光賽馬”、獎優罰劣。

“改革后,我們公司能夠聚焦大商業,重點開展文創產品、旅游產品的研發銷售。實行‘陽光賽馬’機制,以前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打破了,子公司之間開始比效益、比利潤,大家干勁十足。”知亳文化公司副總經理張玉說。

“通過一系列改革、除舊布新,現在廣大員工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大幅提升,企業管理更適合市場化運作,企業面貌煥然一新,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初步實現了向管理要效益、以改革促發展的初衷。”亳州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張從良說。

(責編:吳西露、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