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縣是一個集革命老區、貧困山區、重點庫區和大別山扶貧攻堅片區於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十三五”期間,太湖縣委縣政府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牛鼻子工程”,堅持高位謀劃,高強度推進,高質量完成了1820戶6298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在此基礎上,太湖縣委縣政府未雨綢繆,扎緊“返貧籬笆”,織密易地搬遷保障網,建立脫貧防貧長效機制,著手謀劃了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和安置點鞏固提升項目共148個、1.25億元,通過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完善、提升針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就業服務水平,切實增強易扶戶種養殖技能和轉移就業能力,確保了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系統培訓強“造血”
扶貧先扶志。實現搬遷后,不少搬遷群眾面臨有了發展機會但自身缺乏技能、有了生產條件但缺乏生產經驗的問題,為進一步提升易扶群眾的生產技能、激發內生動力。為此,太湖縣始終注重將易地搬遷對象的技能培訓作為后續幫扶重要舉措來抓,在精准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培訓機構與企業,精准設置培訓課程,採取集中培訓、彈性培訓、上門培訓等方式,對有勞動能力、有培訓需求的搬遷貧困群眾開展訂單式、定向性培訓,僅去年就開辦了17期培訓班,聘請高級農技師或高級畜醫師任教,根據當地生產實際結合培訓教材編寫教學大綱和計劃、採用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教學,為699名搬遷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茶葉種植、家畜養殖、蔬菜種植、電商銷售等專業培訓。
“易扶技能培訓讓我們開了眼界,給了我們信心。”劉畈鄉馬畈村永豐組易地扶貧搬遷戶詹緒旺說。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詹緒旺全家5口人從交通不便的半山腰搬到了村部附近,住房安全問題解決了,對於如何過上好日子,夫妻倆十分焦慮。通過政策宣傳,詹緒旺夫妻二人共同參加了縣、鄉組織的養殖和種植技能培訓。如今,夫妻二人興辦了養豬場,存欄生豬200多頭。同時,承包開發荒山500余畝,種植毛竹,預計今年收入10萬元以上。夫妻二人還與他人合伙,在村部附近創辦了農村電商園,幫助貧困群眾銷售土特產品,把產品變成商品,把收成變成收益,帶動40多名貧困人口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精准投入置“富業”
搬得出、穩得住,最終的目的是能致富。沒有產業發展作支撐,易地扶貧搬遷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太湖縣堅持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原則,創新易扶后扶產業發展載體,將產業培育與安置點建設作為整體聯動打造,先后投入易扶資金4460萬元,新建易地扶貧搬遷扶貧工廠26個,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固定資產租賃收益項目15個,覆蓋收益群眾852戶、受益3000元/年,並提供246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崗位。
為放大易扶資金扶貧效益,太湖縣創造性地整合易扶資金,扶持優勢產業發展,在花亭湖畔寺前鎮投資500萬元打造“易扶文旅產業園”,每年固定資產收益30萬元,覆蓋60余戶易扶戶,戶均固定資產收益3000元/年﹔帶動易扶戶就業8戶12人,人均年收入2萬元。在革命老區劉畈鄉投資500萬元創辦了“農特產品易扶產業園”,每年固定資產收益約30萬元,覆蓋100余戶易扶戶,戶均固定資產收益3000元/年,提供易扶戶就業崗位40個,易扶群眾務工總收入50萬元/年。在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徐橋鎮,投資500萬元創辦 “工貿易扶產業園”,每年固定資產收益36萬元,覆蓋120戶易扶戶,戶均固定資產收益3000元/年,解決50個易扶群眾就業。同時,在湯泉鄉黃下集中安置點開辦扶貧工廠,投資100余萬元建設食用油加工工廠,每年固定資產收益10余萬元,覆蓋30余戶易扶戶,戶均固定資產收益3000元/年﹔提供易扶戶就業崗位5個,戶均收入0.5萬元/年。主要生產菜籽油,每年可加工優質食用油9萬多斤,“山水黃下精煉菜籽油”已成功申報消費扶貧產品。
這些各具特色的“易扶產業園”不僅成為易扶搬遷戶就業創業脫貧的舞台,同時還輻射帶動貧困戶、非貧困戶就近就業達1000多人。
安置點成“加油站”
為了確保易扶后扶項目落到實處,太湖縣明確要求易地扶貧搬遷結余資金安排建設的扶貧車間必須規模適度,必須吸收一定比例有意願、有勞動能力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務工,也可低租金提供給符合條件的易地搬遷對象經營,易地扶貧搬遷結余資金安排建設的扶貧車間產權歸村集體所有。對難以離家的搬遷對象引導其採取居家來料加工方式就業。對就業能力不強的搬遷貧困戶,通過開發農村保潔、治安、護路、管水、扶殘助殘、養老護理等公益崗位,優先吸納搬遷貧困群眾上崗。與此同時,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成員單位還建立調度、督查等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易扶后扶項目建設指導督查,確保項目持續發揮后扶措施作用,強化扶貧工廠、固定資產收益的管理,重點培育發展主導產業,確保安置點規劃到哪裡,產業基地就建設到哪裡,就業崗位就設置到哪裡,有效解決搬遷群眾后續發展問題,力爭做到集中安置點產業發展有龍頭可帶動、易扶后扶有特色可就業、農戶增收有保障可持續,做大搬遷戶“一戶一卡冊、一戶一幫扶、一戶一產業、一戶一技能、一戶一保障”,形成“搬遷跟著規劃走,產業跟著搬遷走”的良好局面。
“易地安居開畫卷,脫貧致富沐春風”,“樂業安居常念黨,豐衣足食倍思恩”。 過去,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而今,換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現如今,太湖縣易地扶貧搬遷戶廣大搬遷群眾正沐浴在易扶后扶項目陽光裡,一個個易扶安置點正成為他們脫貧致富、邁向新生活的“加油站”。(陳振偉 葉玲玲 詹霖)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